播出内容的差别
首先,在我们的新闻中,领导人的镜头太多、太多。中央台新闻联播通常有三分之一左右的时间是被领导人占据了,从国家主席、总理,到政治家常委的其他成员,再到副总理,有时还要加上政治局委员或国务委员。不是说国家领导人的活动不是新闻,但并非国家领导人的所有活动都是新闻,大部分的活动属于例行公务的行为,根本不是新闻。比如我们经常看到新闻联播中播出的:先是国家主席接受哪国的新任大使递交的国书,然后是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第几次常务会议,发表了什么讲话,然后是委员长主持召开人大常委会第几次会议,发表了什么讲话,然后是哪位政治局常委会见了一个访华团,哪位政治局委员参加了一个画展,哪位副总理参观了一个工厂,哪位国务委员参加了一个读物或丛书的首发式,等等。这哪里是在报道关乎国家大事、关乎民众利益、涉及民众知情权的新闻呢?这哪里是在报道突发性的、非常态的重大社会事件呢?这些“事实”有哪一项符合新闻的标准呢?说它是一部“皇室起居录”倒是名实相符。导致这种“新闻”我不知道是由于我们的领导人太喜欢上电视还是由于我们的电视媒体太喜欢拍领导人的镜头进而太喜欢“拍”领导人。也许,兼而有之吧。上有好者,下必甚焉,所以在省级电视台的地方新闻联播中,鱼贯登场的就是省委书记、省长、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省政协主席、副书记、副省长等等,他们成了电视台的“常年演员”,而所播出的内容往往不外乎上午讲个话、中午剪个彩、下午会个客、晚上设个宴,整个就是一部“诸侯百乐集”。在美国,除了会见来访的外国元首或政府首脑(如前天胡锦涛主席访美),或者是出现重大人事变动(如早几天白宫新闻负责人辞职),或者是重大纪念活动(如纪念马丁•路德•金逝世周年纪念会),电视新闻上是很少能见到总统的,更不用说其他官员。国务卿赖斯有时一连两个星期电视上都可能见不到的。看田纳西州的电视新闻,要不是这个月连续两次台风袭击田纳西导致近20多人死亡的突发事件,你也许一个月都看不到州长。州长纯粹例行公务的活动每天也上电视新闻的话,他八成当不成州长了。
其次,我们的新闻报道中对民众关心的社会突发事件报道不够或不多,对争议事件、消极性事件的报道更少,新闻对政府的监督作用发挥不够。在西方国家,新闻被认为是具有政府“看家狗”的意义,而所谓“看家狗”就是向政府和民众报道更多的争议性、消极性事件,揭露社会问题,时刻提醒和督促政府和政府官员,让民众更多地了解他们希望了解的各种社会突发性和非常态性事件。在我们国家,这种争议性、消极性新闻被称为“负面报道”,负面报道是受到严格控制的。正面报道当然也需要,但负面报道之于新闻更为重要。我们在有限的“负面报道”中也完全是背离新闻报道的价值的,例如报道贪污受贿数千万元的官员犯罪案件时只重在报道追回了多少损失,而不去挖掘何以犯罪能够得逞的原因;报道桥梁倒塌导致数十人死亡的交通事故时只重在报道对死难者的安置,而不去寻找桥梁倒塌的设计施工方面的原因;报道受灾地区灾情时只重在报道领导人如何关心灾民、如何问寒问暖,而不去揭示灾民的实际生活状况,等等。我们通过新闻看到的全是歌舞升平的景象,全是老百姓对政府感恩戴德的话语,用民间总结的“新闻联播常用辞典”,叫做“会议没有不隆重的,闭幕没有不胜利的; 讲话没有不重要的,鼓掌没有不热烈的;领导没有不重视的,看望没有不亲切的;完成没有不圆满的,成就没有不巨大的;工作没有不扎实的,效率没有不显著的;决议没有不通过的,人心没有不振奋的;行动没有不果断的,形势没有不大好的;观点没有不赞同的,意见没有不一致的;粮食没有不增产的,增产没有不大幅的;污染没有不治理的,治理没有不成功的;扫黄没有不彻底的,抗洪没有不英勇的;贪官总是极少数的,群众总是受蒙蔽的;制度没有不健全的,管理没有不严格的;损失没有不挽回的,贡献没有不突出的;法律没有不公正的,上诉没有不驳回的;农业没有不遭灾的,灾年没有不丰收的;工人下岗没有不再就业的,农民减负没有不奔小康的。”照此下去,新闻联播沦为闹剧的日子已是指日可待。
第 [1] [2] [3] [4] [5] [6] [7] 页 共[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