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美杂记(四):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新闻——收看美国电视新闻的感想
刘凯湘
【全文】
在美国将近一年,平时极少看报纸,了解美国和国际新闻主要是通过电视新闻。我公寓的电视特意购买了有一百多个频道的有线电视节目,大的新闻频道如CNN、FOX以及NBC、CBS的新闻节目等都有。看的最多的是CNN,即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
有线电视新闻网被认为是第一个全天候24小时的新闻频道。在全美有近9000万个家庭和90万个宾馆房间可以收看到CNN。而在全球,有212个国家和地区的大约10亿人可以收看到CNN。CNN在1995年启动了自己的新闻网站,即CNN.com,被称作是互联网上第一个新闻网站。
CNN的新闻栏目很多,著名的如CNN头条新闻、CNN国际新闻、CNN国内新闻、CNN财经新闻等。其中,每天晚上7:00钟(美国中部时间)由Paula Zahn主播的“宝拉现在播报”(Paula Zahn Now)节目,以“当天十大新闻”(Top ten most popular)为主线,现场播出由CNN采访编辑的当天最重要的国际国内新闻提要和排列的十大新闻,持续一个小时(其中包括约三分之一的广告时间),是我几乎每天必看的栏目。它的播出时间和内容很有一点像国内每天傍晚7:00播出的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在国内,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是很多人了解时事新闻的主要途径,据说收视率极高。省级电视台一般在中央台的新闻联播后播出当地的新闻联播。
观看了美国的“新闻联播”(其实包括所有的电视新闻节目,这里只是喻作参照物。美国当然没有所谓的中央电视台,只是因覆盖面、收视率、影响力等因素而形成了如前所述的几家大的电视媒体,它们的地位有点类似于国内的中央电视台,尽管实质上并非一回事),再看看国内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两相对照和比较,二者的播出形式和播出内容确有天壤之别。同时,发现美国媒体受意识形态的影响甚重,这主要是国际新闻尤其是对中国的新闻报道方面。
新闻播出形式的差别
电视新闻的播出形式尽管不直接涉及到新闻的实质,但由于电视是图像与语言的结合,播出形式对新闻节目的收视效果有很大的影响,并能够间接地反映出节目的内容。播出形式的差别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其一,主播人的面孔与表情。“宝拉现在播报”节目是现场直播的,画面上主播人Paula 是个活生生的真人在播音。这话听起来不好懂,难道国内的新闻联播不是真人在播音吗?我实在是想不出更好的表达方法来形容这一现象,国内的播音员给观众的感觉完全不是真人,他(她)们是带着面具的机器播音员而已。某位著名的女播音员,你任何时候看她,也不管她在播出什么内容的新闻,她都是一副大义凛然、视死如归的形象。这是褒义的形容。如果换成贬义的,那就是好像全国人民都是她的敌人。国内新闻播音员那种荣辱不惊、喜怒不露的本领令人叹服。我怀疑我们的播音员是否被强制性地割去了面部肌肉中的某些本能地表达喜怒哀乐的神经,他们播音时的表情决非“刻板”二字所能形容的。Paula播音时尽管仪态端庄,但面部表情十分丰富,播出以色列发生人体炸弹炸死无辜百姓的新闻时她会表现出与怜悯与悲哀,播出一位母亲生了四胞胎、母婴平安的新闻时她会皓齿全露发出幸福的微笑,播出田纳西一位妻子在家中杀死了自己的丈夫、而这是一家被邻居朋友认为是非常美满和睦的家庭的新闻时她会双眉紧蹙表现出困惑与不解。新闻是做给人看的,人们看新闻除了好奇和关心,还希望表达一份参与社会、感受生活的情怀,新闻的播音员在播出新闻内容的同时也有让观众真切体验新闻情景的义务,而僵硬刻板、冷若冰霜的脸谱化播音是决无可能达致这种境界的。电视新闻与广播新闻的差别或者说优势就在于受众不仅能够听其言、闻其声,还能够观其色、感其情,而我们的电视新闻播音员恰恰把这些优势变成了劣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