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经济学与法律》的翻译问题

《经济学与法律》的翻译问题


张芝梅


【关键词】法律经济学,翻译
【全文】
         
  按现在的网络语言说,这是一本让人极其faint的译著。
  大约两年前,我复印了这本书的英文版,当时还推荐给一个做出版的朋友,希望有人翻译过来。后来,那朋友告诉我书已经被法律出版社买走了,由于当时正忙着写论文和其他的事情,因此,就一心一意想等有中译本以后再认真看。因为我一向认为看中译本可以节省一些时间,一方面是因为读起来会快一些,另外一方面也因为中文查找方便,因为我看英文的著作经常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就是可以记住某句话,但如果不做个记号或者做笔记经常会不容易找到某句话的出处,而我又觉得做笔记太麻烦了;虽然阅读中文经常也会忘了某句话的出处,但浏览一下,比较容易找到。但没想到这本译著不仅没有节约我的时间,而且最终让我花费很多时间核对原文并且写了一篇这样的文章。
  近几年,译事繁荣,关于翻译的质量以及对翻译问题的讨论也因此繁荣。我自己也在做翻译,并且也会在翻译后把翻译过程中的感受写出来。我也深感翻译的不容易,特别是在跨出自己熟悉的知识领域时更是如此。从本书的标题上就可以看出是一本跨学科的著作,而且由于经济学的数学化特点,可能很多学法律的人会感到比较困难,因此,我认为编辑选择有比较好的经济学背景的人来翻译这本跨经济学和法学两个学科的书从意图上是一个理性的选择;当然,如果更实用主义一点,任何选择是否理性要看最终的结果。但很遗憾,从结果上看,这本书的译者的选择并不那么让我们满意。
  从抽象意义上我们可能都同意把“信”、“达”、“雅”作为翻译的最高境界, 但我认为这更多的只能是一种乌托邦,特别在翻译需求比较大而翻译本身的激励比较小(包括翻译的稿酬可能和从事其他活动的收入相比较低、翻译在很多单位不能算科研成果、以及翻译不好会招致骂名等等)的情况下更是如此,这导致我们实际看到的译文很难达到“信”、“达”、“雅”的理想状态。但在非理想状态的“此岸世界”里,不同的译本的差别还是很明显的。尽管每个人都有自己知识的盲点,即使是那些著名的翻译家也有失察的地方;而且不管译者说“错误在所难免”是出于礼貌或者其他原因,错误事实上的确不可避免。差别只是错误的多少而已。尽管没有一个客观和一致的翻译标准,但我个人认为不能让读者发现太多的错误或者硬伤是一个大致可接受的要求。也就是说,译者的中英文水平以及学术素养不能太差。另外,译者在翻译完以后至少要基本上能看懂自己翻译出来的译文(当然,我们每个人都不是全知全能的上帝,某些地方自己实在搞不明白并且在向自己可能请教的人请教后还是无法看懂,我想一般人也可以原谅,但这样的东西不能太多),如果自己都看不懂,怎么指望读者能够读懂?尽管这样的标准不是很具体,但我想大家还是大致明白这个要求是什么。


第 [1] [2] [3] [4] [5] 页 共[6]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