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左看右看:情感理性之后

  日本古代社会有着与日尔曼封建社会相似的等级制的结构。乡村社会孕育了日本传统的集体主义的法意识形态,义务、责任及服从是其核心。传统宗教中缺乏“罪”的观念。 据日人自己的研究,德川时期虽也有少数学者牵强附会地解释韦伯之新教伦理与日本本土早期资本主义精神形态的勾连,却终未能成为显学。公元8、9世纪开始,民族意识不断增强,到了明治时期形成具有朱子理学特色的政治传统。明治宪法虽然接受了欧洲宪政的形式,却用对天皇的崇拜代替了对自然法的信仰。1941年7月,日本偷袭珍珠港之前的几个月,日本教育部曾在一份文告中宣称:将私生活视为个人自由的领域,而规避国家管制是不可饶恕的行为。从衣食起居到娱乐消遣皆非单纯的个人行为。所有的一切都关乎国家的利益。即便是在私人生活中也绝不能丧失对天皇的崇敬和改变一切为了天皇的宗旨。
  武士道意味着“死的坚决意志”。 Samurai的最高境界就是“痛并快乐着”地“切开”,生命从而象樱花绽放一样,短暂而绚丽。而这种“奉天皇之命去捐躯”的信条是通过“训育和锻炼的方法植根于” 民众心中的(影片《山本五十六》中的主人公平田一郎的生活道路),不同于启蒙后,欧美文化纵向浸润(教育)的“软暴力”。2000年义和团百年盛会期间,一位日本学者提出,日本参与八国联军并非意在侵略中国,而在于随机应变地遏制“西风”继续东渐。这一在国际学术界并不鲜见的观点,在义和团的故乡却使会场的气氛顷刻凝重起来。为了缓解,该学者补充到:自己的祖上皆为平民,并无武士出身。这样苍白和近乎无聊的辩解自然没有发生任何积极的效果。
  明治维新启蒙的一项重要功利性目标,就是要使国民“脱亚入欧”,蓝本是普鲁士,立宪的宗旨并非安和乐立,而是富国强兵。直到二战以后,日本从国家、经济而言虽然完成了“脱亚”,但就社会、文化而言却远远没能“入欧”。日本式的情感理性源于内山完造所言之偏狭的“岛国根性” 。是一种只算第一步,而不计其余的短视的工具理性或只重行动,不思后果的盲动主义。照此逻辑,靖国神社是否拜得?拜得。中学历史教科书,改得;劳工赔偿责任,赖得;东海油气田暨划界争端,挑得;钓鱼岛,抢得。最后呢?还未夹紧尾巴就先乍刺儿,“日本威胁”必将引起全面反弹。吃过大亏的“东洋统计学” 能否算算这笔帐呢?近日媒体报道,日本有意采用经济制裁来逼中国就范?!难怪敖哥会骂:这样笨,还要做“强盗”!
  


第 [1] [2] [3] 页 共[4]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