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两岸劳动基本法律制度比较研究

  在台湾劳基法里也将劳动合同分为定期和不定期两种,该法第9条规定劳动契约,分为定期契约及不定期契约。临时性、短期性、季节性及特定性工作得为定期契约;有继续性工作应为不定期契约。定期契约届满后,有下列情形之一者,视为不定期契约:(1)劳工继续工作而雇主未立即表示反对意思者;(2)虽经另订新约,惟其前后劳动契约之工作期间超过九十日,前后契约间断期间未超过三十日者。前项规定于特定性或季节性之定期工作不适用之。
  但值得注意的是为了充分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大陆的劳动法里特别规定“劳动者在同一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以上,当事人双方同意续延劳动合同的,如果劳动者提出订立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避免用人单位只使用劳动者的“黄金年龄”。
  大陆劳动法还按照劳动者一方人数的不同来划分,一种是个人劳动合同,一般是由劳动者个人同用人单位签订;另一种是集体合同,一般是指在中外合资企业中,由工会代表劳动者集体同企业签订的合同。
  (二)劳动合同的订立、变更和无效
  大陆劳动法十七条规定订立和变更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劳动合同依法订立即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必须履行劳动合同规定的义务。第十八条规定了劳动合同无效的几种情况:(一)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劳动合同;(二)采取欺诈、威胁等手段订立的劳动合同。无效的劳动合同,从订立的时候起,就没有法律约束力。确认劳动合同部分无效的,如果不影响其余部分的效力,其余部分仍然有效。劳动合同的无效,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或者人民法院确认。台湾劳基法没有对此问题进行详尽的规定,对于劳动关系的约束,大陆要严格一些。
  (三)劳动合同内容
  大陆劳动法19条规定劳动合同应当以书面形式订立,并具备以下条款(1)劳动合同期限;(2)工作内容;(3)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4)劳动报酬;(5)劳动纪律;(6)劳动合同终止的条件;(7)违反劳动合同的责任。劳动合同除前款规定的必备条款外,当事人可以协商约定其他内容。
  台湾的劳基法没有对劳动合同的条款进行详细的规定,但在劳基法施行细则的第七条里,规定了劳动契约应依本法有关规定约定下列事项:(1)工作场所及应从事之工作有关事项;(2)工作开始及终止之时间、休息时间、休假、例假、请假及轮班制之换班有关事项;(3)工资之议定、调整、计算、结算及给付之日期与方法有关事项;(4)有关劳动契约之订定、终止及退休有关事项;(5)资遣费、退休金及其它津贴、奖金有关事项;(6)劳工应负担之膳宿费、工作用具费有关事项;(7)安全卫生有关事项;(8)劳工教育、训练有关事项;(9)福利有关事项;(10)灾害补偿及一般伤病补助有关事项;(11)应遵守之纪律有关事项;(12)奖惩有关事项;(13)其它劳资权利义务有关事项。
  对比二者的具体规定可以发现,大陆的规定要宏观一些,台湾的规定很详尽,相比之下,台湾更能保护订立合同时弱势的一方。
  (四)竞业条款
  大陆劳动法22条规定劳动合同当事人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守用人单位商业秘密的有关事项。在大陆民法、反不正当竞争法以及有关科技管理法规都规定窃取、贿赂、违约取得他人商业秘密构成侵权。反不正当竞争法还将侵犯他人商业秘密的行为作为不正当竞争行为予以禁止。我国刑法规定有侵犯商业秘密罪。因此大陆在劳动合同中约定这一条款时,应确定劳动者保守商业秘密的范围,保守商业秘密的方式,劳动者承担这一义务的时间期限,一般可以约定在终止劳动关系的1年内劳动者继续承担保守商业秘密的义务,但做这种约定的同时应给予劳动者一定经济补偿。双方还可以约定劳动者违约应承担的违约责任、赔偿责任等。
  台湾则是在营业秘密法规定的,该法规定受雇人于职务上研究或开发之营业秘密,归雇用人所有。但契约另有约定者,从其约定。受雇人于非职务上之研究或开发之营业秘密,归受雇人所有;但其营业秘密系利用雇用人之资源或经验者,雇用人得支付合理报酬后,于事业使用其营业秘密。 台湾法中,所谓“竞业禁止”者,是禁止受雇员工于“在职期间”及“离职后一定期间内”,不得自己或借用他人名义从事与原雇用人相同行业之竞争,严苛者甚且连“受雇于竞业对手”亦在禁止之列。对于受雇人于社会上从事职业与谋求生计之活动限制甚多,影响甚为严重。法律并未有明文规定”竞业禁止条例”之效力,但因”竞业禁止条款”已经普遍见于一般定型化之劳动契约。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