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也有另一种观点,如王树国教授认为:“大学生作为一个庞大而活跃的群体,在全国人大代表中却没有一席之地,这无疑是一个缺憾。” [2]他坚持认为,应该有大学生自己的代表。笔者赞同这种观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我国目前的大学生人数已达1416万人(包括在校本专科生以及研究生,未包括毕业生以及成人高等教育在校生),再者,我国选举法、代表法及整个人大制度所确立的人大代表群体代表性以及广泛代表性决定了我们不可能对这一现象漠视无睹。
二、担任人大代表的政治传统与现实基础
(一)政治传统
首先,长期以来,学生以及青年是党和政府充分信任和团结的对象,是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的对象。因为,人才是我国兴旺发达的希望所在,人才问题是关系到我们党和国家生死存亡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成败的战略问题。这种极端重要性,也就要求我们加强他们合法权益的更加关注和重视,要求我们选举为依法保障他们合法权益的人担任人大代表;其次,正如邓小平同志曾深刻地指出:“有些同志担心,年轻人经验不够,不能胜任。我看,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经验够不够,只是比较而言。”“一般说来,年轻人经验少一些,这是事实。但是,同志们回想一下,我们中间许多人当大干部、做大事,开始的时候还不是二三十岁?应该承认,现在一些中青年同志的知识,比我们那个时候并不少。经过的斗争考验少一点,领导经验少一点,这是客观条件造成的。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嘛。放在那个位置上,他们就会逐步得到提高。”[4]最后,自“五四”新文化运动使青年们基于共同的利益需求而形成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成为社会参与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并在社会的发展中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民主法制的发展为青年参与提供了更加广阔的舞台。[5]
(二)现实基础
一是不少高校有大学生陆续当选为人大代表的历史传统为现实发展提供了深厚的基础和动力支持。例如西南大学(原西南师范大学)1980[6]、1984年、1993年、1996年等,均产生了数位在校大学生人大代表[7];二是产生人大代表人口数条件基本具备;三是具备了较好的政治身份上的现实基础。我国目前我国青年学生的绝大多数都是共青团员,大学生中国共产党党员,特别是研究生党员的比例逐年上升,党员积极分子的队伍也在不断扩大,一般占到该高校在校学生总数的60~80% [8] ;四是具备了较好的群众基础。大学生们常利用业余时间和寒暑假期间,深入到基层和人民群众中去,组织如“法律咨询服务”、“文化科技与卫生‘三下乡’”等志愿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为人民群众答疑解惑、排忧解难;五是实践已反映出地方人大代表换届选举中各高校选区越来越多的在校大学生已经当选为人大代表。例如,2002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选区从114名包河区初步代表候选人中(其中有大学生代表候选人21位,约占18.4%)产生了一位在校大学生正式代表候选人,并最终成功当选为人大代表,这位代表当时年龄仅为21岁。[9]再如,2003年底亦有来自清华大学罗彬、北京师范大学马力、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甄贞、中国地质大学曹娜四位在校大学生当选为北京市海淀区人大代表。[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