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读不懂的甘阳和刘小枫

读不懂的甘阳和刘小枫


李道刚


【关键词】甘阳;刘小枫;阅读
【全文】
  读不懂的甘阳和刘小枫
  李道刚
   上个世纪80年代,还是青年学人的甘阳和刘小枫,就因主编《文化:中国与世界》丛书,声名雀起。在被僵化的马列意识形态还未完全消退的当时,“看文化”的确是一种新思维。之后多年来,隐约知道他们仍在孜孜不倦地致力于西方学术文献的译介,不胜感佩,很想了解,背后支撑这种“执着”的精神动力和理念究竟何在。《南方周末》2006年1月12日第D30阅读版上的两篇短文似乎终于回答了这个问题,不过,看过之后更感困惑和茫然。
   两文分别是为“西学源流”和“政治哲学文库”丛书所写总序 。
  第一篇的中心意思是:西方文化有其内在的、完整的价值体系,道统、法统和学统的传承、接续与演进自成一体,中国读者必须置身于西方文化圈内,价值无涉地阅读,“按西方本身的脉络去阅读西方”才能真正有所斩获。而迄今为止的偏向是,急功近利地带着问题学,活学活用。不仅不能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而且根本就是误读、浪费时间,是一种所谓的“病态阅读”,是“到西方搜罗”“偏方秘方”、“药方药丸”。
  学习切忌比附,这个不错,也是常识;研究切记不能走西方文化有什么就一定要从中国文化中(或者反过来)找出点什么的路子,这个也对,且早有学者不断告诫过;柏拉图的“理想国”是为古希腊的政治文化开的药方,切莫在下意识中将老柏错当中国人,这个提醒有些絮叨,但也还不算多余。不过甘、刘两先生是力主“西学为体”的,读者自不免听其言,观其行。笔者一年多以前,曾在网上偶见刘先生的新作《民国宪政的一段往事》。据作者自己介绍,是其在德国的最新研究成果。笔者不仅要问,刘先生自己是否在带着问题学、活学活用呢?而且更有在中国宪政变革的今日,取得立竿见影效果的企盼。刘先生将魏玛共和国有意称之为魏玛民国,不就是想在两个民国之间划上某种等号吗?(后文再议)
  事实上,“比较”正是任何一种学术文化和知识系统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关心同一情形下“别人怎么做”则是从幼儿到成年人最平常不过的心态,是知识积累的原动力,这已被心理学所证明;作为外源型、后发型的国家,自觉或不自觉地将“先进”国家作为参照系,甚或自身行为的“命令式”也是不争的事实。而这些恰恰又是中国关注西方、引介西方的社会历史动因。人们不仅要问的是:甘刘两先生自己仍在做着时代的“弄潮儿”,却又煞有介事地点拨他人切莫顺应了潮流。这是什么逻辑?


第 [1] [2] [3] [4] [5] 页 共[6]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