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演讲:宪政与公民

  我们今天谈宪政,我想呢不完全是一个抽象的,从理论上来讲什么是宪政。我觉得这里面跟我们有切身关系。在今天,我们作为一个中国人,或者作为一个四川人、作为一个自贡人,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私人的、个人生活的一些理想,比如说有赚到一点钱,事业上要有一定的成就,家庭要幸福,这些都是非常正当的个人理想。但我们在个人的理想之外呢,象主持人刚才说我们今天到这里来的,都是超越于个人理想之上,对这个时代对这个社会有思考有信仰,而且愿意有所担当的人。所以除了个人理想之外,我们还有对于公共领域,对于社会,对于我们与他们,对这个与别人同在的共同体有一份理想的人。这个理想对国家来讲,对中国人的政治共同体来讲,就是实现宪政、民主。但是对我们自己来讲,这个理想在我们自己身上,就是一个公民的理想,就是希望我们自己成为一个公民,一个真正的有尊严的公民。一个人在公共领域内有尊严,不光是在你老婆娃儿面前有尊严。在老婆娃儿面前有尊严比较容易做到。但还要在公共领域内有同样的尊严,做这样一个公民。我们理想是由这两部分组成的,一个宪政的理想,一个公民的理想。两者之间是有联系的。一个民主的政治共同体,一定是由一个由公民组成的共同体。而不是一个由臣民,或者非政治意义上的市民、农民所组成的,那是非政治意义上的一种身份划分。不是由它们所组成的,是由公民所组成的。
  今天,我们谈什么是宪政,什么是公民。公民的理想(以个人为支点的理想)和我们希望的以社会、以国家为支点的宪政、民主的理想,这两者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我们怎么在今天去学习做一个公民?讲这个之前,我想举两句中国传统的话,再举两个古希腊的神话故事,来讲一下宪政的价值理念。
  第一句话:论语里面的:“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今天我们几个成都的朋友来到这里,你们可能也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我们在中学时学过,读论语可能也读过,怎么来理解这句话?你从个人的角度来理解,你会觉得象是废话。有朋友到你这里来当然高兴,怎么还要问一句“难道不高兴吗”?哪个会不高兴?除非来的是你的仇人,不是你的朋友。这句话为什么要这样说呢?
  孔子所处的那个时代,有那个时代的特点。我们来看传统的人际交往。说我们到自贡来这件事,其实有两种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比如,今天我们到自贡来了,到这间茶楼开会,这时,语言表达方式是:“今天有几个朋友从成都到自贡来了。”成都和自贡是大地上一个平面上的两个点,它代表的是横向的人际间的交往,是民间的公民之间的横向交往,从一个点到另一个点。但如果是今天有一个领导不是到这间茶楼开会,而是去市委办公厅开会去了。他们可能就不是说有人从成都到自贡来了,他们会说,“上头有人来了” ,说“上头有人到底下来了,或者底下有人到上头去了”。都说“省上的人”,没有听过说“省下的人”的。其实自贡的海拔比成都高,对不对?这两种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表现的是不同的维度。
  人际交往有两种,一种人际交往里包含着显示着公共权力无所不在的阴影,和公共权力对这种人际交往的规定。在这种氛围下说,人是从上头到底下来或者说是底下到上头来。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垂直的,几千年的政治共同体的构造——垂直方向上的构造。有上有下,不是平面的前后左右,是上下关系,有科级处级这种等级化的结构。在这一种垂直方向上也有无数的人际交往。但这不是一个公民社会的人际交往,也不是我们所期望的公共空间内的主要的人际交往类型。


第 [1] [2] [3] [4] [5] [6] [7] [8] 页 共[9]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