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馒头血案”引发的法治困境
季卫东
【全文】
《无极》对“馒头”的纠纷其实提出了一个体制转型的根本问题:在信息技术时代,个人、企业、市场、国家之间的关系以及相应的制度条件将以何种方式重组?或者说,在电子网络化的中国,人际互动以及秩序将呈现什么特征,法治范式究竟应该怎样创新?
正当著名导演陈凯歌竭力推销自己花费3.5亿元、耗时三年的电影巨制《无极》的关头,一部戏仿和重组该片镜头的网络搞笑剧突然登场。它在信息高速公路上就像昆仑奴和鬼狼那样来回飞驰,到处引起爆笑与喝彩。这个短片的业余制作者胡戈也立即红遍虚拟世界。陈导演气急之下,指责胡戈 “无耻”并宣布要起诉胡戈侵权。
透过这场“情仇无极”与“馒头血案”的对峙构图及其汹汹议论,我们强烈感受到,中国的社会结构以及经济和文化的基调正在发生某种深刻的质变。
首先需要指出,这一事件显示出传媒和娱乐产业正处在解构之中,有关组织、规范以及权利义务关系也在分离和重组。毫无疑问,影像复制、编辑技术的普及,打破了制片人、导演、剧本作家、男女明星等现有体制内权威的垄断地位。电影爱好者不再局限于给定剧情的咀嚼式消费,还可以尝试自我创作;其结果,影像音响领域的职业活动与业余活动之间的界限逐步淡化甚至消失,制作者与消费者之间面对面交流,亦无需其他中介环节。市场的制度条件因此也将完全改观——参入的资格要件、经营管理的各种装置都会变得可有可无,一切取决于自由竞争和交易规模,讨价还价的行情就成为评判高下的尺度。
也就是说,如果文化产业不能垄断操作技术,当然就不能继续垄断产品销路,因而也就不再享有对供求关系的调节权以及价格体系的支配权。不久前“超女”与大众投票互动的火爆场面已经预示,在这样的解构后,一种新型的公共空间、一种新型的筛选机制将有可能在彻底的市场化过程中成型和发展。从法学视角看,这预示着行为类型和游戏规则的更换,竞争的自由度和公平性将成为制度设计的轴心。
制作者与消费者的直接联系,势必导致沟通方式的改变。例如在电影时代,也就是到20世纪70年代末为止,是导演垄断了话语权和涵义诠释权,所有的脚本剧情都是单一渠道的单向流传,观众基本上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但在网络视频的时代,即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制作者与消费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日益凸显出来。特别是在搞笑剧流行的今天,改编者可以按照自己的主观意志从多媒体空间获取素材并进行二次创作,可以独立发声并对信息和主张的内容进行不同的诠释。在这样双向沟通的背景下,传媒活动的主体多样化了,某一现象的涵义和评价标准也多样化了,制作者的意图与消费者的理解甚至可能出现云泥之差——《无极》与“馒头”就是非常典型的实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