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9325:最高法院的痛
张玉录
【关键词】信访 审判
【全文】
2005年,最高人民法院依法审判和处理了刑事、民事、行政、国家赔偿、执行等各类案件3196件,处理人民群众来信来访159325件(人次)。 这两个数字是从最高人民法院的总结表彰大会上透露出来的。全国几个重要媒体,如人民法院报、法制日报等都有报道。特别是法制日报,还特别点题:“去年高法审判处理案件3196件,处理信访近16万件次。” 审理案件数量与处理信访数量之比约为1:50。最高法院俨然成立另外一个信访机关。作为国家最高司法机关,在总结审判工作的时候,特意将处理信访的数字与之并列,不能不说是意味深长。
159325,对于一个国家机关的工作量来讲,几乎是一个天文数字。由此也可以想像最高人民法院工作任务之繁重程度。仅对于数字而言,这应当是一个非常保守的。因为进京上访人数的多寡,是上级法院考核下级法院审判质量的重要标尺,上访人次越多说明审判质量越差。所以地方上有当多的法院都在北京派驻人员截堵本地上访人员。有一些进京上访的人员在没有进入最高人民法院之前就已经被以各种方式打发回去了。这些数字很难有一个确切的统计,估计数量不会太少。如果将这些上访的数字计算在内,突破20万人次应当在情理之中。按照全国现在20万左右的法官队伍规模,简单地以除法平均计算,几乎每个法官审理的案件都有被不服而上访的情况(假设没有具有法官资格的人都具体审理案件)!简单的现象分析,未必具有充分的科学性。不管怎样说,数字是存在的,潮水般的上访人员是存在的。越是分析,越是感觉触目惊心。法治国家的要旨是人们对法律的普遍遵守和信仰。这个要旨得以实现的一个前提应当是司法权威得以树立。这个巨大的数字,反映出来的是当事人对法院巨大的不信任,是最高法院心口的伤痛。
这个巨大的数字说明了当前人民法院工作的现实性和艰巨性。按照
宪法的规定,人民法院是国家的审判机关,主要职责是审判刑事、民事、行政等各种案件。信访工作对于法院来说,是不得不正确面对的“课外作业”。尽管这样说并不准确,但的确是一个严肃而又沉重的话题。按照很多老百姓的说法,进京上访实际就是“告御状”。人们纷纷争而效尤,肯定有其实在的理由,那就是案件能够在北京得到妥善处理,冤屈能够在北京得到洗清。对于这个巨大的数字,可以从两个方面作一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