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调查表明,只有27.2%的受访学生知道体罚是违法的。参见,“全台七成学生曾被体罚”,《海峡都市报》2004年4月2日。
一项调查表明,即便大部分学生不认同老师的体罚,但有趣的是,64.5%的受访学生表示,将来当老师还是可能会体罚学生。同上。
如见,“加拿大父母打小孩屁股,不再吃官司”,http://www.vancouversun.net/forums/FaspForum_post.asp?RecordID=4495&forumID=1。
老师在对学生实施体罚时可视为一位私人执法者,体罚为什么禁而不止,还因为这种有效率的私人执法模式,见徐昕,(2003:第7章)。
虽然比重不大,但应引起重视,因为若不加以正确引导,这部分学生可能会采取极端措施,甚至走上违法犯罪道路。台湾一项调查表明,有两成学生想报复,参见,“全台七成学生曾被体罚”,《海峡都市报》2004年4月2日。
见表六。台湾一项调查表明,32.5%的受访学生认同老师的体罚,大部分受访学生不认同,29.1%的学生指出,被体罚后会产生害怕、丢脸、自卑等负面情绪,甚至有13.1%的学生认为自己是老师发泄情绪的对象。44.2%的受访学生会同情被体罚的同学,比认同老师的33.7%高出不少,28%的学生庆幸不是自己被体罚。同上。
类似分析,见徐昕(2003:第9章)。
如《
刑法》第
18条规定,造成危害社会后果的精神病人不负刑事责任,但“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监护人严加看管和治疗”。“严加看管”形式上就具备“拘禁”的特征。
应当区分后果与体罚之间的因果关系。如2004年3月14日江苏省大丰市白驹中学一位女生因怕被罚抄作业而跳楼,见姜振军:“怕被罚抄作业,初二‘沉默’女生选择跳楼自杀”,《江南时报》2004年4月7日。这典型地属于学生心理承受力不足的问题,并非罚抄作业的必然结果。
法律的正当程序是英美法的一个核心理念,美国《
宪法》第十四修正案规定的“法律的正当程序”被广为援引,1960年代美国出现了正当法律程序革命,这一原则也进入了美国的学校,比如,学校在处分学生前必须举行听证程序,未遵循正当程序学生可起诉学校撤销处分决定。
据《法制日报》报道,山东青州市小学五年级学生张猛期末考试做错了 5道题,寒假时每天被罚做 500遍。
例如,“做小动作被老师发现,学生站着听课一个多月”,http://past.people.com.cn/GB/kejiao/230/3902/3906/20020523/735381.html。
有心理学家认为,“手”是爱的象征,小孩被体罚后,父母应适时通过身体接触以缓解其愤恨。
如见,“全台七成学生曾被体罚”,《海峡都市报》2004年4月2日。
“兰州一教师竟如此体罚学生:捣乱就让你啃木头”,http://www.china-west.cn/gb/westnews/West12/gs/xwjj/userobject1ai103887.html.
参见,“教师体罚打耳光,每差一分打一下”,《扬子晚报》1999年11月12日。
在我国,调查表明,受老师体罚的主要年龄阶段在小学(69.8%)和初中(31%)。这个阶段的学生比较调皮,易惹是生非,而对于不太懂事的学生而言,老师的循循教诲往往难以发挥预期效果,因此体罚更多地被选择。随年龄增长,青少年的独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逐渐增强,体罚的比例有所下降,高中阶段为6.9%。见表二。
] 参见,“加拿大父母打小孩屁股,不再吃官司”,http://www.vancouversun.net/forums/FaspForum_post.asp?RecordID=4495&forumID=1。
【参考文献】[法]米歇尔·福柯(1999):《规训与惩罚》,刘北成、杨远婴译,北京,三联书店。
谭晓玉:“体罚学生法不容”,《中国教育报》2001年7月10日。
徐昕(2005):《论私力救济》,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Michel De Certeau(1984), The Practice of Everyday Life, Steven Rendall, trans.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郑国中:“‘体罚’的背后——关注教师的心理健康”,《河北教育》 2002年第9期。
William M. Landes & Richard A. Posner(1975), “The Private Enforcement of Law,” 4 Journal of Legal Studies 1.
[美]波斯纳(2002):《性与理性》,苏力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王小燕:“‘体罚’问题要具体分析”,《中国学校体育》1995年第3期。
徐志坚:“韩国体罚学生也将有法可依”,《法制日报》2002年6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