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释】 译者注:这是佩岑尼克教授生前的文章草稿(2005年),由于对论证理论一知半解,译文有很多错讹之处,所有文责由本人个人承担
]奥里斯·阿尔尼奥,1997,理性与权威:关于法律教义学的动态示例,安大略:达特茅斯;
[2]奥里斯·阿尔尼奥、罗伯特·阿列克谢、亚历山大·佩岑尼克,1981,法律推理的基础,法学理论2: 133–58、3: 257–79和4: 423–48;
[3]以赛亚·柏林,1998,价值多元主义,纽约书评Vol XLV, Number 8. http://www.cs.utexas.edu/users/vl/notes/berlin.html
[4]戴维德·库玻,1995,伦理、规范与社会,牛津:牛津大学出版社;
[5]诺曼·丹尼尔斯,1985,伦理学中接纳理论的两条进路,戴维德·库玻、戴维德·齐默曼编:道德、理性和真理,120-40,渥太华:卢曼与埃尔黑尔德出版社;
[6]罗纳德·德沃金,1986,法律帝国,伦敦:方塔纳
[7]斯韦恩·英,2003,一致与不一致的分析——法律与法律理论的部分参考,Dordrecht: Kluwer;
[8]威廉姆·N·埃斯科瑞奇,1991,能动法定解释,哈佛大学出版社;
[9]苏珊·哈克,2003,为科学辩护——在理性范围内,阿姆赫斯特、纽约:Prometheus Books;
[10]J·C·哈格,1997,规则推理,Dordrecht: Kluwer;
[11]J·C·哈格,2004,法律与一致性,理性法,Volume 17 Number 1: 87-105;
[12]J·C·哈格、亚历山大·佩岑尼克,2000,法律、道德与可反驳性,理性法,Volume 13 Number 3: 305-25;
[13]J·C·哈格、亚历山大·佩岑尼克,2001,法律内在论,皮埃尔鲁吉·奇阿索尼编:法律应然,141-70. Turin: Giappichelli;
[14]卡尔·拉伦茨,1983,法学方法论,第五版,柏林:Springer;
[15]凯斯·莱勒尔,1990,知识理论,伦敦:Routledge;
[16]凯斯·莱勒尔,1997,自我信赖:对于理性、知识和自主的研究,伦敦:Clarendon;
[17]德尼尔·麦考密克、罗伯特·S·萨默斯合编,1991,条文解释:一种比较的研究,Aldershot: Dartmouth;
第 [1] [2] [3] [4] [5] [6] [7] 页 共[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