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上陈寅恪、李济、赵元任、董作宾、傅斯年五人为本所职员,似在此不便提名,拟请北大提出如何?
(二)其它部门我们学校人数不多(清华多得多)亦得有其理由,然我们为求公道起见,不可不注意,理学院饶、江、吴、杨、孙似不可落选,亦请先生届时留意。
(三)北大要提出一个名单,不能专写名字,须照格式填,写作原件附寄。
(四)提名不可太少,亦不必太多。北大可先由各学院自报,最后先生审定寄此也。
馀后陈 专颂
道安
六月廿日28
作为人文学者,傅斯年对自己的学科有所偏爱,对于史语所的人员也较看重,还有因为他是北大出身,很在意北大和清华之间的比较,他希望北大至少要和清华差不多。这些都是傅斯年的私心,这在任何选举当中都是难免的。不过规则并没有破坏,傅斯年在信中还说,他史语所的职员是不能由他们史语所提名的,他只好请胡适以北大名义提名。
中央研究院院士的选举并非完美无缺,当时的知识分子也不是清高到了不在意这样的选举,胡适在日记中就说过唐兰如何想让他提名的事。但现在看来,那次的院士选举大体上是公正的。
四、胡先骕问题
1955年学部成立时,在自然科学家中,胡先骕是原中央研究院士中极个别没有成为学部委员的一个(除离开大陆和去世的)。1948年中央研究院院士是在此前几届评议委员会委员的基础上选出的,就是说,评议会委员到1948年选举院士时,都当选为院士。1935年,胡先骕四十二岁时就是中央研究院评议会的委员,他在中国生物学界有很高的威望。胡先骕最终没有成为学部委员。1955 年胡先骕落选,1957年再次落选。一种科学体制因非学术的原因把第一流的科学家排斥在外,这是值得深思的。
1954年,胡先骕在写作《植物分类学简编》一书中,针对李森科的“小麦变黑麦”的论点做了严厉的学术批判,指出其不符合现代遗传学的实际,是反达尔文演化学说的非科学理论,并批评李森科是靠政治力量来支持其反科学的理论的。他在书中告诫中国的生物学工作者,尤其是植物分类学工作者:“必须有深刻的认识,才不至于被引入迷途。”虽然那时苏联也有科学家对李森科的非科学理论进行了批判(如苏卡高夫等),但在中国科学界,公开对李森科理论进行批判,胡先骕还是第一次。
过去认为这是胡先骕没有成为学部委员的主要原因。但胡宗刚在一篇未刊的文章却有不同的看法。他说:“胡先骕批判李森科伪科学的言论,是写于其专著《植物分类学简编》之后,该书于1955年3月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科学院向中央报呈学部委员名单在1955年5月9日,中央审批在5月15日,《简编》一书出版仅两个多月,还没有引起反响,两事没有关联。指出《简编》有‘严重政治性错误’的始作俑者,是北京农业大学六位讲师助教于是年夏给出版社的信函,要求停止《简编》的发行,随后在高教部的苏联专家提出‘严重抗议’,说‘这是对苏联在政治上的诬蔑’。继而中科院在纪念米丘林诞生一百周年的纪念会上,对胡先骕的观点进行了批判,这些都在中科院学部成立之后。”胡宗刚认为胡先骕没有成为学部委员主要是因为他过去的政治观点。陆定一当时是中宣传部长,当时学部委员的选举工作主要是由中宣部负责的。29
胡先骕没有成为学部委员的主要原因,确是因为他反对李森科的非科学理论。科学院在最初上报的一个238名学部委员名单中本来是有胡先骕的,但在最后确定的233人名单中拿掉了胡先骕等几个人。30李真真认为:“他们最终由于政治上的原因而落榜”。所谓政治上的原因,具体到胡先骕,就是上面说到的那些原因。不过近年发现的档案说明,胡先骕没有成为学部委员可能还有其它原因。
1956年4月27日,陆定一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讨论《论十大关系》时做过一次发言。他讲到了胡先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