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释】61对此,可以参见1997年5月20日,
建设部颁布的《关于城市市政公用设施建设利用外资工作的意见(试行)》,其中指出,“根据我国城市市政公用设施建设的特点和利用外资的经验,近几年,仍然要以借用外国政府贷款和国际金融组织贷款为主,并积极探索吸收外商直接投资的有效途径”。
62参见 王辉、何伯森:《中国实行BOT项目的经验》,《投资与证券》1999年第1期。
63例如 参见 孙潮、沈伟:《BOT 投资方式在我国的适用冲突及其法律分析》,载《中国法学》1997年第1期。
64参见 前引 埃莉诺·奥斯特罗姆,第138页以下。
65Clifford Richardson, “The economics of highway construction”, The American City & County, Pittsfield, Jan 1999.
66德赛指出了南美和东南亚等国家使用特许权的事实,See V. Desai, and D. Brooks, “Implications of private infrastructure investment on public investment and finance in growing Asian economies”, paper presented at the conference of the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of Public Finance, Osaka, August.,1997.关于澳大利亚的例子,See Simon Corden, “The Australian government''s industry commission examines competitive tendering and contracting by public sector agencies”,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 Washington, Mar/Apr 1997. 新西兰、美国、加拿大、墨西哥、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的例子,See “Action International spreads to Malaysia”, New Straits Times-Management Times, Oct 16, 2000. 得克萨斯的例子,see James. Aldridge, “Acquisition brings Snelling franchises under one owner”, San Antonio Business Journal, 10/13/2000, Vol. 14 Issue 38, p10.
67Hall. John, “Private opportunity, public benefit?”, Fiscal Studies, London, May,1998.
68有学者对更多层面的不同收益进行了分析,尽管是对商业特许的分析,但许多分析同样适用于公共特许。see Bob. Brooke, Franchising: Benefits vs. Risks, Hispanic, May2000, Vol. 13 Issue 3, p58.
69参见 前引 王辉、何伯森:《中国实行BOT项目的经验》。
70参见 前引 史际春、邓峰:《经济(政府商事)合同研究—以政府采购为中心》,第14页以下。
71Kay, J. “Efficiency and private capital in the provision of infrastructure”, paper presented at the OECD Forum for the Future conference on `Infrastructure policies for the 1990s'', 1993, January.
72S. Szymanski, “The impact of compulsory competitive tendering on refuse collection services”, Fiscal Studies, vol. 17. no. 3, pp. 1-19, 1996.
73约翰·莫菲特,转引自] 戴维·奥勒本、特德·盖布勒:《改革政府:企业精神如何改革着公营部门》,周敦仁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年版,第54页。
74前引 世界银行,第6章。
75前引 世界银行,绪论。
76John Hall, Private opportunity, public benefit?, Fiscal Studies, London, May 1998.
77参见 前引 戴维·奥勒本、特德·盖布勒,第67页。
78在1993年的智利“El Mel6n”隧道项目的拍卖中,最终获得建设权的企业出价比第二名出价者高三倍,被称为一种诅咒带来的牺牲,往往导致得标者不能真实反映成本。See E. Engel, R. Fischer & A. Galetovic, Highway franchising: pitfalls and opportunities,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Papers and Proceedings, vol. 87, no. 2, P68(1997).
79K. W. De Dreu, Carsten, Coercive power and concession making in bilateral negotiation, The Journal of Conflict Resolution, Beverly Hills, Dec. 1995, Vol. 39, Iss. 4, P646.
80H. M. Treasury, Financial Statement and Budget Report, London: Stationery Office, 1998.
81参见尹章华:《公共工程与采购法》,汉兴书局有限公司,1988年版,第2-5-1页。
82John Hall, Private opportunity, public benefit?, Fiscal Studies, London, May 1998.
83Haarmeyer, David; Mody, Ashoka, Private capital in water and sanitation, Finance & Development, Washington, Mar 1997.
84E. Engel, R. Fischer & A. Galetovic, Highway franchising: pitfalls and opportunities,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Papers and Proceedings, vol. 87, no. 2, P68(1997).
85Olive E. Williamson, The Economic Institutions of Captialism: Firms, Markets, Relational Contracting, The Free Press, New York, P328.
86《取消普通公路收费指日可待》,《中国信息报》1999年6月9日。
87按照现行收费,京沪高速公路全长1262公里,通行时间10小时,收费535元。相比其铁路、水路甚至空运,成本显然过高。这显然是制度成本的比重过高导致的结果。参见 《京沪高速路全程10小时平均收费535元》,《江南时报》,2000年12月22日,第5版。
88《公路建设市场将实行“黑名单”制》,新华社2000年12月12日。
89See David H. Rosenbloom, Rosemary O’Leary, Public Administration and Law, second edition, Marcel Dekker Inc., 1996, P117.
90部分行政法学者从解决行政的这种普遍的弊端出发,试图将政府日益广泛的经济管理职能纳入行政法规制的范畴,提出了各种学说,较有代表性的则是所谓的“平衡协调论”。其主要内容是,行政法应当在维护公共利益和行政权力的有效行使、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及其有效救济、行政公开和对行政权的有效监督等之间,实现有效的平衡(参见罗豪才、袁曙宏、李文栋:《现代行政法的理论基础》,《中国法学》1993年第1期;罗豪才、甘雯:《行政法的“平衡”及“平衡论”范畴》,《中国法学》1996年第4期)。有些学者认为,现代行政法的发展方向之一就是国家的经济管理职能突出,认为国家经济管理和经济参与的内容应当属于行政法的调整对象(参见梁彗星、王利明:《经济法的理论问题》,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18页)。我们认为,这种对现代国家职能和法的简单理解是不妥当的。现代国家和法的发展表明,国家在经济管理和经济参与中主动追求经济效益是不能用行政法来理解的。现代行政法的追求是要求政府成为尊重社会,公开、透明地提供服务的小政府,以保护公民和社会的权利;而经济法则是以经济平衡协调、经济自由和公平竞争为价值取向的。行政法在发展中将逐步“净化”其调整范围,以对行政权力的约束、控制和救济为己任,成为政府的组织人事和保护公民、法人免受行政权侵害的法(参见史际春:《经济法的地位问题与传统法律部门划分理论批判》(下),《当代法学》1992年第4期)。
91威尔逊精辟地分析了美国政府中的行政权扩张和收缩的问题,参见詹姆斯·Q·威尔逊:《美国官僚政治——政府机构的行为及其动因》,张海涛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217页以下。
92Vincent Ostrom, The Intellectual Crisis in American Public Adininistration, University of Alabama Press, 1974, PP11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