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经济政策、经济制度和经济法的协同变迁与经济改革演进

  经济法与经济政策都是国家对经济生活的意志的具体表现,都是国家为实现一定时期的经济目标而采取的手段。都是上层建筑的范畴,都是思想意识形态的产物,因而,两者有着紧密的联系。经济法实质上就是国家的经济政策的法律化。经济政策的发展决定着法律调整模式和法律规范的发展变化。从近代国家的“私法自治”,到民法的社会本位化,再到经济法的产生和发展,无不显示出二者的紧密关系。“对经济关系的法律调整,在贯彻执行经济政策中起着重要作用” 4,更有学者将经济法定义为“反映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以国家介入经济,维护资本主义经济体制为目的的经济政策的法律之整体” 5。经济法的产生是随着国家经济政策的演变而产生的,“但国家直接介入经济生活,干预经济关系,也是资本主义经济法产生的直接的决定性的因素,经济法就是以体现国家经济意志,贯彻国家基本经济政策的重要法律工具而出现的” 6。正是国家改变了“管的最少的政府是最好的政府”的这一政策,而对国民经济采取主动介入。在资本主义国家出现垄断以后,国家为维持自由竞争而采取相对的经济政策,由此在法律领域出现了“谢尔曼法”,成为经济法的源头;在经济危机频繁出现,国家开始推行凯恩斯主义的一系列经济政策,由此出现了“危机对策法”;当国家进入战争时期,各国都进入了“战时统制经济”,国家的经济政策目标就是最大限度的保障战备,由此出现了“战时经济法”;现代经济法是从“复兴经济法”发展而来的,战后各国为实现经济的复兴,无不采用国家制定经济发展战略的方法来推动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由此才导致各国经济法的勃兴。 
  可以说,经济政策的发展决定了经济法的发展,经济政策的内容决定了经济法的特性和组成。现代国家的经济政策目标越来越注重社会生活的稳定、发展和人的生活质量的提高,从而决定了经济法的社会本位化,经济法的价值目标是实现社会正义;经济政策手段的多元化和越来越采用经济方法,决定了经济法不再是国家强行干预经济生活的法律,而是国家采用“普遍意志与特殊意志相结合、协调”的法律规范来实现平等与效率的最佳手段。现代国家职能与角色的分离,使得国家经济政策的内容大为丰富,逐步参与经济管理与经营,出现了众多的国有企业,直接提供“市场失灵”下的产品或服务,同时政府本身的管理逐步向“企业化”接近, 7从而在经济法上形成了从单纯的纵向管理干预经济的法律部门向“公私结合”、“纵横统一”、“国家意志与个人意志相协调”的法律部门的转变,使得经济法的主体制度得以将政府经济管理机关与市场主体相结合统一起来。 
  经济法的发展同时也促使经济政策的手段更加丰富、有力。广义上的经济政策也包括法律手段,经济法对公法和私法的结合,对经济生活的规范化、法律化的调整,使得经济政策更加趋向于稳定化。 
  对经济政策而言,经济法是它的法律表现,经济法的法律规范和理论的发展使得经济政策理论的内容更加丰富。现代经济学的发展与经济法有着紧密的联系,经济学的研究范围已经从对经济政策扩大到法学领域,从而出现了“法和经济学”这一新学科。经济学家越来越意识到,法律制度对于经济行为有着重要的影响 8,经济学家正是从最初研究反垄断法、税法、公司法、公共运输法等经济法出发 9,逐步将其视线投向了经济法的各个领域,而现在已经扩大到从宪法到婚姻家庭法的所有部门法 10,并且,对于当代法律的影响越来越深刻。而法学和经济学的融合,正是经济政策成为结合点,“国家政策、税赋、补贴、收入再分配、财产权的确认和转让,即政府的直接干预和法律……正是在这一点上,经济学和法学汇合了” 11。现代经济学的研究范围的扩大使得经济政策更加注重与经济法的结合,更加注重国家对经济制度的保证,各国不断将经济政策上升为法律,使其具有更强的调节力。同时,法律规范的权利义务调整方式,也促使经济政策的本质发生变化,政策一旦取得法律的形式,便具有了法律规范中的权利义务调整方式的特性,从单纯体现国家干预经济向对国家权威与私人自治的结合方式转变 12。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