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的社会主义工人运动亦为一体化奠定了基础。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已形成的条件下,欧洲各国工人的斗争也日益带有跨国性的特点。 科学社会主义创始人马克思和恩格斯预见到: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必然形成统一的世界市场。马恩指出,由于资本主义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其结果是落后的民族工业被消灭了,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资本主义经济不仅战胜了落后民族国家的经济,而且在世界经济市场的驱动下,各民族的精神产品成了公共的财产,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为不可能,于是由于许多民族的和地方的文学形成一种世界的文学。他们进一步预言,由此必然产生的结果就是政治的集中。即不同的地区、民族、国家“结合为一个拥有统一的政府、统一的法律、统一的民族阶级利益和统一的关税”。 显然,马克思、恩格斯这里所讲的,是以世界经济市场为基础,包括意识形态和上层建筑在内的全方位的世界统一市场。在《共产党宣言》本身不长的篇幅中有关世界市场的论述就占有相当的比重,可见马克思、恩格斯的视野中是何等重视资本主义的这一发展走势及其所带来的后果。以后的事实证实了这个论断的创造性和预见性。
四、和平使命——历史的机遇
为谋求和平,欧洲列强开始在1814~1815年制定规则。主要参与方为战胜拿破仑的四大国:俄国、英国、奥地利和普鲁士(1818年后法国又加入进来)。而小国的参与权则十分有限或迫于无,尽管形式上当事国对涉及自身的事务都有表决的权利,同时要求第三方仲裁或调解的机会也对小国开放。会上提出的处理欧洲国家关系的均衡原则直到1914年之前都曾发生过不小的作用。
19世纪初在列强频繁举行外交会议的同时,基督教和平运动于1815年始,地方团体迅速集结成大规模的全国性组织。这些组织在民间频繁活动,倡议通过直接或间接方式来维护和平。改良风俗,扩大国际交往,取消军队,展开和平研究,加强媒体宣传,设立更大的和平机构;建立邦联和常设公使代表大会,并发展世界议会职能,制定国际法,加强和扩大跨国仲裁调解机制。威廉•莱德(1778~1841)设想创立一个旨在立法的世界议会并附设具有仲裁和司法判决功能的国际法院。19世纪上半叶,欧洲民间的和平运动达到第一次高峰:1843年美英等国的代表聚集伦敦,讨论和平问题;1848年12月第一次国际和平代表大会在布鲁塞尔开幕;翌年在法国巴黎举行第二次大会,著名浪漫主义作家、人文主义者维克多•雨果(1802~1885)任大会主席;第三次国际和平代表大会则于1850年夏季在德国莱茵河畔的法兰克福召开。伦敦会议着重讨论了仲裁机制这个论题,在布鲁塞尔会议继续了这个论题,同时也将裁减军备和编篡国际法典列入议事日程,而巴黎会议又继续了这三个议题的讨论。在法兰克福会议上产生了一个重要结论:国家间的冲突应通过诸如仲裁程序之类的和平谈判方式解决,代表们呼吁建立裁军机制并禁止旨在用于战争的武器受让。会议还强调了不干涉内政原则,建议由国家派代表召开和平大会,为调整国际关系而起草制定的一个“国际法章程”。
第 [1] [2] [3] [4] [5] 页 共[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