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判的错误与错误的批判——文化的继承与借鉴
李道刚
【全文】
一、批判的误区
在中国,随着政治运动的结束,让人一度震撼恐惧的“大批判”,也早已销声匿迹。它所带来的负面效应,却以各种形式存在下来。“大批判”是恣意的,而不是理性的;是谩骂,而不是说理;是人身攻击,而不是分析问题。它完全扭曲的批判的本质,沦为政治诬陷的手段,与真正的“批判精神”风马牛不相及。对“大批判”的厌恶,难免引起对批判模式本身的逆反心理。然而,因噎废食不可。古希腊文中,“批判”一词的原意仅是“区分”,是一个不带任何情感色彩的中型概念。由此可知,真正的“批判”意味着客观冷静地分析,而价值评判并非其本身所必备的要件。换句话说,不是所有的批判过程都一定包含价值判断。因为批判所需要的是客观与冷静,而超前进行的价值评判,则可能带来陈见与偏见。或难免不凭主观臆测,去作合逻辑与不合逻辑的演绎;对本身既非“好”亦非“坏”的事实,进行人为的“褒”与“贬”。西方中国文化的研究方式,往往为“错误的前提加严密的推理”,而我们在这方面的历史教训也太多太多,不能不深刻反省和认真记取。当然,由于批判的主体是人,因而难免使批判带上意识形态乃至民族偏见。但主体应意识到自身认识能力的局限,尽可能的冷静以至冷峻。科学(尽管是人文社会科学)本身的性质,决定了认识主体与认识客体的“间离”。此种效果益于认识对象——文化的表示,更益于把握外文化的本质。
批判既是一种“区分”,那么,在文化问题上,我们应当认真思考的是:文化能否区分,如何区分?有一种观点认为:文化本是一整体,尽管具有积极与消极两个方面,但往往互为因果,实际上不可能人为的分离;另一种观点认为,“精华——糟粕”论作为价值观,具有相对性,时间与空间都可能使二者发生逆转;也有一种观点认为:文化本身的内涵是中性的,无所谓“积极”或“消极”,不能简单地分为“精华”和“糟粕”;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到目前为止,对“糟粕”的批判太多,而对“精华”的吸收太少,也就是对文化(传统的和外来的)否定多于肯定,缺乏建设性的态度。以上各种观点,从不同的方面对批判的对象——文化,进行了新的审视。在这一研究建构下,我们更有理由,首先对批判本身加以重新审视。
不仅仅是中国,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都面临着对自身文化传统的继承问题,也就是说“继承”是不可避免的,这是文化本身具有的连续性特点所决定。文化既是一种生活方式,就势必为文化群体的后人所接受,但又不可能被全盘接受。换言之,“继承”不是一个应不应该继承的问题,而是一个如何继承的问题。对继承的对象——文化加以分析,就是一个批判的过程。同时,对一种文化的“继承”过程中,又难以避免对它种文化的“借鉴”,所谓“有比较才有鉴别”。这也是一个批判的过程。然而,是作“反面教材”也好,或是作“参照系”也罢,都必须认清“借鉴”的对象,特别是要把握其本质。换句话说,“借鉴的是什么”要比“应该借鉴什么”的问题复杂的多。我们常常被后者所困扰,其实正是因为对前者的困惑所至。有害的是,我们自以为十分了解借鉴的对象,但事实上,对其轮廓还没有一个最起码的认识,这样当然无从“借鉴”。更加有害的是,当我们对自身还缺乏了解的时候,也就是说,还不知道我们的真正需要所在,如何谈得上“借鉴”?这绝非某种虚无主义,而是任何民族都应有的自知之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