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合法性,合法的“法”,是实质的法还是形式的法。税收的公平原则,很重要一个反映就是实质课税,因此与税收法定的关系又是如何?
税收是对公民财产权的限制,因此法定的限制是对公民基本权的保证,基本权是
宪法中的重要因素,
宪法规定了依法纳税的义务,从
宪法的平等原则延伸出来,政府也应当合法征税。
这种合法性,从政府角度看有三个层次。在立法阶段,议会通过严格意义上的法律,这是对形式上的限制(实质课税主要是对实质上的限制);行政执法则是最重要的环节,各机关解释不同,因此平等性受到质疑,这种执法不公平也动摇了合法性;司法上,法院可以拒绝执行不合法的行政。但上述理论是建立在三权分立的基础上,而三权分立最主要的就是主权在民。
关于实质课税,主要来源于量能课税。课税的理由是纳税人的税收负担能力,若超出了承受能力,司法机关可以拒绝征收的效力,这是通过
宪法加以维持的机制。因此税收法定与量能课税,是一体两面、相辅相成的,需要加以结合才能有个完整的理解。
窦慧娟:税收法定和实质课税是经常会遇到的问题,但若一并提倡如何对具体的情形进行区分?这个原则和界限究竟是什么呢?
李俊明:任何原则没有绝对的,也有例外。主要的考察因素就是法益。
[提问]税务机关既是规则的制定者也是执行者,如何体现正当性。
[回答]赋予税务机关一定的立法权有现实的需要,虽然违背了三权分立的基本原理,这是必然的方面,不仅体现在税法方面。但问题的重点是在于立法权控制,如何保证这种正当性,关键在于对权力的限制。
丁一:宪政下我国纳税人权利保护之机制设计
纳税人权利与宪政是相伴相生的,而纳税人权利也只有在宪政之下才能得到保护。论文主要分为三部分。上篇主要是对纳税人权利的基础和起源进行考证,特别是西方纳税人权利萌芽、发展的一种逻辑线索,对比了中西方纳税人权利发展的不同及其根源,也说明了纳税人权利只有在宪政的基础上才能得到确立和发展。中篇立足于当代纳税人权利保护的现状,主要是列举了各国对纳税人权利保护的主要内容以及共同的趋势。下篇主要是我国纳税人权利的保护和体系的构建。
税法上最主要的关系就是国家和纳税人,或者说是代表国家的税务机关与纳税人,而最重要的就是征税权和纳税人权利之间的协调和对抗、冲突与平衡。因此税法的任何问题都会牵涉到纳税人的问题。本文主要是从宏观的机制保护来谈纳税人的权利。
第一方面,立法保护。
首先,完善宪政条款,各国一般都在
宪法上确立税收法定主义,并对财政税收的制度做出基本的明确的规定。日本
宪法规定了国民有依法纳税的义务,并且规定变更租税必须由法律或法律规定的条件为依据,同时规定了对财政预算决算的监督。而我国税收法定主义在
宪法上是缺失的,仅仅规定了依法纳税的义务。因此目前应当将
立法法和税收征管法中有关的能够体现税收法定主义的条款在
宪法层面明确下来,确定
宪法上的税收法定主义的基本原则。同时我国宪法中也缺乏税收立法权限、财政管理体制原则的规定,这些都关系到法定主义的具体实现,也关系到纳税人民主权的行使以及公共物品受益权的问题,应当予以补充完善。纳税人是权利义务为一体的,尤其应以权利为重。与纳税相对应的还有要求政府提供公共物品等各方面的权利,因此我国宪法仅仅规定纳税义务,不足以保护其权利人的地位。的缺乏财政原则、关系受益权、权利行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