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述金融手段链条表明:搞政府建设或者政府主导经济不是坏事,只要允许地方票据在市场上流通,允许银行为地方政府票据贴现,政府建设就等于社会诚信且繁荣。
上述税费手段链条表明:如果不允许地方票据在市场上流通,不允许银行为地方政府票据贴现,只允许地方政府使用税费手段解决社会问题,搞政府建设或者政府主导经济不仅是坏事,而且是永远解决不了的拖累个人、企业与社会的大坏事。
根据我们的调查,禁止地方政府发行票据,禁止银行给地方政府政府与企业本票贴现,是地方政府失信、增加税费,扰乱市场经济运行的根源。企业失信绝大部分来源于政府失信,或者与政府失信有关联。政府拖欠大量的工程款,政府欠老板的,老板欠工人的司空见惯。为了解决拖欠问题,政府各部门常常致力于创收工程,上街揽财。上街敛财必然导致税收收入下降,越揽财越穷酸。最后,出现费用与税收的比例完全倒置,失信事件更多,政府进退两难的困境。以湖南省为例,2003年全省非税收入是250亿元,相当于地方财政收入1.08倍和地方各项税收收入164亿元的1.52倍,省内大部分地市级政府的非税收入都超过了税收收入,非税收入与税收收入倒置表明政府陷于两难境地。而这个困境的根源是中央政府禁止地方政府使用金融手段,自己弃用金融手段,割裂了宏观经济调控与微观经济发展之间的联系。
(三) 解决信用问题只能用信用手段,政府失信源于弃用票据手段,运用税费等行政手段只会劳而无功
虽然世界各地的政府都借账,但只有在中国,才会碰到赖账的政府,到期不能还账的政府。现在的情况,几乎每一个地方政府都欠账,到期不能还账。地方政府失信严重影响了政府在社会的权威,影响了中央政府的形象,同时也拖累中央政府。显然,为解决失信问题增加税费或者控制税费,只会导致税费倒置现象更加严重。同样,为了解决失信问题严禁政府发展经济,只是把政府的责任推给社会,会导致国家更加落后,失业、贫困、经济领域的社会失信更加严重,政府也不可能独善其身。
左右两难的困境让我们意识到了失信的根源:政府失信问题已经成为中国政府第一大难题,而根源不是大家没有诚信观念,而是我们的金融立法没有给大家运用信用手段解决信用问题提供方便。
解决政府失信、社会失信、企业失信、个人失信等信用问题不能依靠增加税费,只能依靠完善金融立法,运用信用手段解决信用问题。
(四) 立法承认地方票据、企业本票,让人民币成为有源之水
票据是货币之源,承认地方票据、企业本票是增强货币竞争力的根本途径,也是市场经济的惯例。承认票据并不会危及物价稳定,不承认票据而机械地运用计划经济管制物价的办法管制货币价格反而会伤害经济发展、伤害物价稳定、伤害充分就业,已经成为经济学的共识。我国票据法、
商业银行法、中央银行法为了物价稳定这个计划经济指标,违背市场经济惯例与运作经验,拒绝为地方票据、企业本票贴现,不支持其在市场流通,是计划体制的产物。它不仅使得人民币成为无源之水,中央银行手中没有地方票据与企业本票资产作支撑,也使得我国的中央银行资产主要立足于外国货币(票据)、金银之上,与国内经济实体价值表现脱节,在国际货币竞争中被动挨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