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个悖论是:一方面,绝大多数人文社会科学期刊勉力维持,甚至不死不活(死不了但活不好),印数少(一般是几百份到几千份),发行少(一般是几十份到几百份),特别是高校文科学报,基本上属于“自产自销、内部流通”;另一方面,这些刊物依然“垂而不死”“红旗不倒”,因为几乎所有的这些刊物(特别是高校文科学报)都是靠财政拨款撑持。
在现行体制下,上述的尴尬情形估计还要延续相当长一段时间。不过,如果管制有所松动,特别是一旦刊号放开(比如允许目前的400余种学术集刊申请正式刊号)、允许外部资金进入期刊市场(就如同民营资本进入图书市场一样),那么,很可能现有的3000多种人文社会科学期刊中的绝大多数(比如80%甚至更多)将在竞争中一触即溃。同时,学术期刊由此走出死胡同,闯出一条活路与生路,也不是不可能的一种前景。
无论如何,业内人士应当对学术期刊的现况及未来发展的前景加以关注、探讨和摸索。在这样一种危机频仍同时也不无机遇的特定时期,也完全有可能大所作为。
首先可以得出这样两点基本的结论:
第一,一统天下的“论文集”办刊模式是一条死路。
我在多年前即曾撰文批评“学术刊物论文集化”的流弊[7],但除了个别刊物(如《学术界》)外,鲜有响应者。这除了本人人微言轻的主观因素外,最主要的大概是以下两个因素:(1)包括《中国社会科学》这样龙头老大在内,“论文集”办刊模式已经有十几年乃至二十几年的历史了,已经形成为中国的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的办刊“传统”了,并且习以为常,见怪不怪;(2)论文市场“供大于求”的现实也是各刊物“论文充斥于市”的客观因素。本来,“学术研究并不是什么人都可以搞的,学术论文也不是什么人都可以写的;事实上,中国的教育也好、学术也罢,并不需要人人都搞科研、人人都写论文。”[8]但现实恰恰相反,从幼儿园阿姨到中小学老师、大中专教师以至北大、清华的专家学者,都一窝蜂似地搞科研、写论文,“全民搞学术”,“学术大跃进”,因此各色“论文”漫天飞,好像连这3000多种刊物也还不够用,于是纷纷出增刊、乃至假刊[9],甚至出现“一文九发”的怪现象[10]。
发达国家的学术期刊,往往每期只刊登少数几篇(一般2-3篇)论文,这些论文都是经过专家匿名评审、反复修改后发表的专业水平很高、反映其学术前沿的研究性论文(往往不限篇幅,一般一篇研究论文为20-40个页码),其余的大多数篇幅为评论、书评、信息。以手头的The Journal of American History第89卷第1期(2002年6月)为例(这是美国历史学家组织主办的美国最权威的美国史学术刊物),共有专题论文(Articles)4篇(第54-173页),其余为评论性作品(第1-53页、第174-333页),其中书评(Book Reviews)有150篇(第188-327页)。这种情况确实是非常值得我们的学术期刊同人思考的。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