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治理学术不端刻不容缓——评周长城疑似学术剽窃案

治理学术不端刻不容缓——评周长城疑似学术剽窃案


杨玉圣


【全文】
  抄袭剽窃、伪注、数据作假、学术荣誉注水等学术不端行为,愈演愈烈,已经凸显到了令人忍无可忍的地步。其一,疑似学术不端行为者,近年来越来越多,呈不断攀升之势。其二,几乎所有的名牌大学都无一幸免地陷入学术不端的泥潭,教人惋惜、尴尬和难堪,令整个高校学术共同体的形象蒙羞。其三,除了个别的例外情况,各大学几乎对于学术不端行为采取不作为、甚至是掩护和遮蔽的消极做法,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已跌破学术伦理的底线。其四,学术不端行为的当事人,即使铁证如山,依然理不直而气壮,“老鼠喊打”,“恶人先告状”,颇有正不压邪之势。
  以上四点,是就当前学界的总体情形而言的。不久前的天津外国语学院副教授沈履伟抄袭剽窃案是一个例子。武汉大学法学院副院长周长城教授涉嫌抄袭剽窃案,无非是提供了又一个莫可思议的鲜活个案而已。
  《经济社会学》是周长城教授的主要代表作,无论是填表还是自我介绍,均是如此。但是,这本“21世纪社会学重点教材”,据学者评论,“全书共12章,约40万字,竟在10章、115页、436个段落发现抄袭他人著作,总字数接近10万字。”(详见张斌《学术规范的重要性————评武汉大学教授周长城的学术剽窃问题》,学术批评网2005年9月19日)其实,还在七个月前,相关的批评文章即已上网,但无论是当事人周教授还是周教授所任职的武汉大学,均采取了视而不见的立场,“任凭风吹雨打,我自巍然不动。”直到9月15日,王进等七位武汉大学社会学系的教授、副教授联名就周教授的抄袭剽窃问题向该校党政领导和全校教师发出公开信,这一并不复杂的学术事件才艰难地浮出水面。随着《新京报》的长篇深度报道(2005年10月14日),周长城案终于开始进入公众视野。
  周长城教授认为这不是学术事件,因为他认为这是由于有人想反对他做法学院副院长和即将独立出来的社会学系的系主任,他还认为他的书的问题没有批评文章所说的那么严重,并有他的书是教材等说辞。
  面对张斌的批评文章以及王进等七位教授、副教授的公开信,无论武汉大学法学院和武汉大学校方的主观意图如何,但客观上久拖未决,客观上给人以掩护家丑的印象。本来,面对公开的批评,有关方面应当对疑似剽窃问题加以认真调查。如果疑似剽窃的指控不足以成立,那么就理应还周教授以学术清白,并对批评者采取反批评乃至法律手段。如果周教授万一不幸被确诊为抄袭剽窃者,那么就应该按照教育部《关于加强学术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学术规范(试行)》有关规定,加以严肃处理。正如武汉大学党委书记顾海良教授去年11月在教育部社政司主办的“全国高校学术规范与学风建设论坛”所作的重要报告——《学术规范与学术道德:他律与自律》所指出的:“加强学术规范不仅要成为学术界的一种强势舆论,而且要有针对性地对当下学术失范现象给予根本性的制止。治理当下学术界的学术失范现象,是实施学术规范的第一步,也是加强学术规范制度建设的基础工程。”顾书记在报告中曾特别提到“应重点加以制止”的“学术规范建设的大敌”,如学术成果的粗制滥造、学术成果的低水平重复、学术成果东拼西凑、隐匿学术源流、抄袭剽窃他人的学术成果、抄袭国外学术成果的核心观点(见《社会科学论坛》2005年第1期)。对照这位周姓武大法学院副院长的《经济社会学》,顾书记的上述批评真可谓点穴到位、切中时弊了。


第 [1] [2] [3] 页 共[4]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