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承诺或达成协议阶段。这一阶段的显著特征是有一方当事人对对方要约的接受,它是司法外和解程序的终结阶段。当事人的协议如果希望具有法律约束力,还应符合一定的形式要件,这也是在承诺阶段要完成的。没有承诺阶段的司法外和解活动毫无疑问不叫成功的司法外和解,承诺作为一个必经子程序是为了实现司法外和解的最终目的。
以上四个司法外和解阶段是一个连贯的整体,第一、二、三个子程序中的活动可能存在于四个阶段的始终,但它们又都有各自的显著特征,不可相互混淆。任何一个司法外和解活动如果没有经过上述至少三个阶段(除第三个),是不能被认为具有法律效力的。这一程序不仅可以保障司法外和解的正义,而且会有助于提高其效益。从本质上讲,司法外和解与司法内和解都是当事人之间的契约,它们遵循的基本程序也应是一样的。因此,中国的司法内和解法程序制度可在
民事诉讼法中按照诉讼和解程序来规定,同时在民法典中规定司法外和解程序适用于司法外和解。
六、结语
中华民族文化博大精深,现代西方文明魅力四射。寻找两种文明的最佳契合点,自马可波罗到费正清,从洪仁轩到沈家本,一直是中外人士不懈探索追求的目标。正如美国法社会学者Vago指出:法律只处置被翻译成法律纠纷的争议,其结果针对某一具体法律纠纷而无助于改进引起这种冲突的基础。[24] 作为道德与法律相互契合的司法外和解制度并不是一个凭空设想,无论在东方还是在西方,它都有广阔的生长空间,因为它在一定程度上涉及到冲突的根基。中国是以和谐自然为标志的儒家中庸文化的发祥地,具有最为深厚的司法外和解传统和非正式的司法外和解制度,当前又值弘扬法治的全盛时期。在此背景下,构建一种既有道德基础又具法治特色的司法外和解法律制度,应该说是一种极为现实的选择。
【注释】 罗斯科·庞德:《作为中国法基础的比较法律与历史》,载《哈佛法律评论》第61卷(1948),转引自高道蕴、高鸿钧、贺卫方编《美国学者论中国法律传统》,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4页。
范愉:《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11页。
范愉:《诉讼的价值、运行机制与社会效应——读奥尔森的<诉讼爆炸>》,载《北大法律评论》(第一卷第一辑),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158页。
道格拉斯G·拜尔,罗伯特H·格特纳,兰德尔C·皮克:《法律的博弈分析》,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280页。
赵钢、占善刚:《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公民应有的诉讼观念》,载陈光中,江伟主编《诉讼法论丛》(第1卷),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第268页。
信春鹰:《中国的法律制度及其改革》,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217页。
劳伦斯·M·弗雷德曼:《美国司法制度历史断面之剖析》,载小岛武司等:《司法制度的历史与未来》,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2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