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对于法律的理解与认识当中,之所以会产生和存在上述那样的偏颇的观念,主要的原因恐怕就在于,某些人在进行法学研究及著述的时候,无视、回避或主观地割裂了人类的意识与行为之间相互的、紧密的内在联系。必须承认,人类个体之涉及或影响着他人的行为,通常总是由其意识支配或主导的,人类之意识当中基于一定的认知而产生的诉求,应当是人类行为机制的不可缺少的基本要素,同时也是人类之社会联系或社会协作当中不可缺少的基本要素。法律与道德,本质上都是规范和调整着人际间的诉求关系的社会规则,并各自服务于相应的一定的诉求秩序。无论是侧重于外在和物化之强制的法律,还是侧重于内在的心理强制的道德,所针对的都是社会协作或人际交往当中的诉求关系,所维系或建构的都是人际间的诉求秩序。法律与道德,都不能脱离人们既有的认知、意愿和诉求,同时也都在影响着人们的认知、意愿和诉求。
人们对于法律之内涵、意义、原理和规律的分析与探究,应当可以被称之为一门科学。法律,源自于人类的社会协作与社会生活之内在需要;同时,现实中的法律,也在很大程度上调整或改变着人类的社会协作与社会生活。法律的研究,所面对的决不仅仅只是所谓的概念、语句和逻辑体系,而首先应当是现实的社会协作与人际交往,以及人们在社会协作与人际交往当中,所具有的认知以及相应的具体而真实的意愿或诉求。法律的研究,首先应当针对那些与人类之社会协作密切相关,并伴随社会演进而不断丰富和发展的价值认知、价值关系乃至价值秩序,进行深入的体察、分析、揭示和把握;一句话,法律的研究,首先应当是价值的科学。
法律的研究,绝不应当拘泥于某些“自足的体系”。作为价值的科学,法律的研究应当植根于人们曾经的和现在的社会生活,并理性地把握和建构人们未来的社会生活。
现代社会中主导的秩序,应当是源自于理性认知、价值认知的价值秩序。所谓的价值秩序,事实上就是人们在理性认知、价值认知的指引下,在一定的社会事务或人际交往当中,有意识地加以维系、强化、调整或建构的某些确定、稳定和可预期的诉求关系及其结果。相应于价值秩序的主导,现代社会的法律也就应当更多地、主要地服从和服务于价值秩序。
人类之认知进步的一个重要方面,即在于人们逐渐能够更为客观、更加全面、具体和比较准确地体认、理解和把握社会生产与协作的客观需要与内在要求,进而对社会生活和人际交往当中的价值秩序作出合理而有效的调整或建构。
纵观法律之发展的历史,基本上可以总结出这样的规律:善法,通常总是源自于人们的理性;恶法,则往往与异化的统治权力和偏执的情绪意识结伴同行。
法律的进步,通常总是来自于人们对现实社会当中存在的纠纷、矛盾或冲突的深入的反思与探究,和来自于人们对社会生活中既有和已然之秩序的不断的审视与合理的调整,以及来自于人们对所期望的社会与秩序的理性的建构。
法律的进步,首先在于其内容上的进步。社会生产的发展以及人们的理性认知、价值认知的不断充实和不断完善,使得服从和服务于社会之价值秩序的法律规则,逐渐能够确立在法律内容当中的主导地位。法律之内容上的进步,往往意味着法律规则更加全面或更为充分、更为具体地涵盖了那些与社会生产之维系与发展密切相关,同时基本上符合或能够顺应于社会协作之需要或要求的价值秩序;往往意味着法律对于社会生产与协作之维系和发展,具有并正在发挥更加积极和更加重要的促进或推动作用。
法律,总是随着人类的社会实践和认知进步,而不断地得到充实、完善乃至修正。法律之内容上的进步,同时也在反映着一定社会当中理性取代情绪、科学战胜迷信的认识发展过程。
人类所创制和表述的规则,通常都是一定内容与形式的有机的结合。法律的进步,不仅仅只是内容上的进步,同时还包括着法律之形式上的进步。面对现代社会当中复杂、多样的人际协作与人际交往,法律所包含的内容更加纷繁,所承担的任务日渐繁重,单纯地采取制定法或判例法的法律形式,基本上都难以完成法律之应负的任务或使命;制定法与判例法相互之间的借鉴与交融,则有益于法律更好地担当和实现其社会功能。
任何的社会规则,如果要达到其本来的目的,或实现其本来的功能,都需要具备两项基本的属性即确定性与适用性。
规则之所谓的确定性,即是指一定的规则对于其相应的秩序之内容、条件和要求,应当给出充分的和明确的规定;规则的表述,应当尽量避免模糊、含混或歧义,即应当使人们对于其相应的秩序能够产生和保持一致的和比较准确的认识与理解,进而才能够在一定秩序之维系、调整或建构的过程中,给予人们确定的和同一的指引或约束。同时,规则之确定性也意味着,那些业已确立和宣示的规则,应当尽可能地保持其内容或规定的有效性,而不应当频繁地修改或调整。
规则之所谓的适用性,即是指规则所表述的一定秩序之内容、条件和要求,应当能够对应或符合于现实的社会条件或诉求关系,进而才能够适应和满足其相应之秩序在现实的社会生活当中之维系、调整或建构的需要。同时,规则之适用性也意味着,一定的规则在人们遇到并试图解决相应的某些具体争端、纠纷或案件的时候,可以作为充分、合理和有效的准据,供人们援引和适用。
确定性,应当是规则的基本属性。如果一定的规则所表述的内容、条件或要求,模糊不清或频繁更易,那么这样的规则也就难以真正地对应或服务于一定的秩序。同时,适用性也应当是规则的基本属性。即便一定的规则所表述的内容、条件或要求都明确、清晰和没有歧义,然而如果其表述的内容、条件或要求,与现实社会的生活条件或生活内容之间不存在或缺乏相互的对应,即脱离了现实的社会协作或人际交往,那么这样的规则也同样不能够真正地服务于一定的社会秩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