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透视中国的刑讯逼供问题

透视中国的刑讯逼供问题


——北京大学“南燕法学沙龙”第三期综述


吴丹红


【关键词】刑讯逼供
【全文】
  时间:2005年9月23日
  地点:模拟法庭
  主 题:透视中国的刑讯逼供问题
  主讲人:吴丹红  博士
  主持人:高艳东  博士
  点评人:薛 军  博士 
  杨 明  博士
  整理人:法硕2005 吴志坚
  9月23日晚,“南燕法学沙龙”迎来了第三次讲座。虽然与学校的多项活动存在时间上的冲突,仍然有超过100名同学带着对中国刑讯逼供问题的强烈关注,聚会在了“南燕法学沙龙”。主讲人吴丹红博士带着对现实的深刻关注,以缜密的理性思考,引领大家深入探讨了刑讯逼供现象存在的制度性根源以及遏制刑讯逼供的可能途径。
  在正式进入主题演讲之前,吴博士首先就“你认为我国的刑讯逼供现象是否严重”这一问题在全体听众中做了一个即兴的民意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有超过50%的人认为,刑讯逼供现象在中国非常严重,超过30%的人认为这一现象比较严重,另有约20%的人认为不太严重,而认为根本不存在的人则没有。据吴博士介绍,这一结果与他先前在网络上进行的问卷调查结论基本一致。这也说明,我国的大众对于中国的刑讯逼供现象的严重性有一个基本的共识。接着,吴博士向大家展示了他在全国各地所作的调研结果,并以近十年发生的刑讯逼供案件作为考察的样本,开始了激情四溢的演讲。
  我国刑讯逼供屡禁不止的原因究竟何在?抛开以办案人员的素质作为借口的传统做法,吴博士分别从“刑讯逼供与社会角色”、“刑讯逼供与讯问情境”、“刑讯逼供与社会容忍”以及“刑讯逼供背后的力量博弈”四个层面深入分析了刑讯逼供这一现象长期存在的社会根源。
  首先,吴博士引用著名的“斯坦福监狱实验”,导出了社会心理学领域的“角色理论”。该理论认为,每个人在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都扮演一定的社会角色。为实现角色功能,完成职责任务,扮演这一社会角色的群体会有着趋同的角色特征。不具有这一特征的角色扮演者是不成功的扮演者,甚至被视作“异端”。这种角色特性与角色扮演者个人的道德品质没有必然的联系。基于这一理论,吴博士认为,在刑讯逼供这一现象中,实施刑讯逼供的讯问人的素质并不是决定性的,当他进入讯问人的社会角色而面对犯罪嫌疑人的时候,其所作所为就具有了这一角色的普遍特性。在我国,由于警察公权力的欠约束性以及根深蒂固的对犯罪嫌疑人的有罪推定的角色心理,使得运用强制性讯问手段进入侦查人员的潜意识。寄期望于依靠扮演者个人的自律来加以改变是不现实的。
  进一步的,我国现行的讯问制度所创造的讯问情境更加强化了讯问人和被讯问人的社会角色特性上的强烈落差。在我国,虽然《刑事诉讼法》明确把传唤、拘留的时间限定在12小时以内,但在现实中,公安机关一般是按照《警察法》的留置规定,将讯问时间设定成24小时或48小时。而且,夜间讯问和连续讯问因为有助于突破口供而成为常规的讯问战术,封闭式的讯问环境更是给讯问过程披上了神秘的面纱。在这种封闭的情境下,讯问的过程真正的是“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即使发生刑讯逼供,被讯问人也根本不可能向任何人寻求帮助。而讯问人也基本不用担心其刑讯逼供行为有东窗事发的危险。这就使得基于前述的社会角色心理而产生的刑讯逼供冲动更加无所顾忌,进而频频转化成现实的行动。


第 [1] [2] [3] 页 共[4]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