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利刃下的隐私权
吴丹红
【关键词】隐私权
【全文】
砸锅卖铁、东挪西借,总算在北京买了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这是东三环附近的二手房,本来以为没有什么物业管理,可是刚搬进去两天,就有管理人员找上门,进行物业登记。“五一”之前,我留意到传达室里放了一台新显示器,小区内各个旮旯角都在屏幕上一清二楚。原来,这是一套安全监视系统,小区的物业部门试图通过遍布角落的摄像头,监视可疑人员,加强安全防范工作。我家客厅的后窗外头,就有一个摄像头“虎视眈眈”。看来,小区的安全性看来是有保障了,对这种高科技武器,偷鸡摸狗之辈恐怕是要绕道而行了。
随着高科技的发展,曾经奇货可居的监控摄像头开始步入“寻常百姓家”。据报道,北京警方近日在全市布控了5000余个摄像头,北京市教育部门为解决学校安全问题,规定市内中小学和幼儿园必须在校内安装报警监控系统,在校园学生较多的重点地区装上摄像探头;中国人民大学、北京服装学院等高校也准备在女生公寓的楼道里安装摄像头,“以保护学生的人身财产安全”;而广州市招办透露,如果单单比较学校监视器、摄像头数量的多少,广州绝对在全国名列前茅;上海则准备在2010年前安装20多万个监控摄像头,全面建立起“社会防控体系”。事实证明,在公共场所特别是关键地方装上摄像头,对公安部门和安全保卫部门打击犯罪分子提供了很多的方便,对潜在的犯罪分子也有很强的震慑力,对保护群众在公共场合的各种安全问题都起到了积极作用。
但在为这种变化欣喜之余,我却隐隐有些担心,这些忠诚的摄像头在监视可疑分子的同时,是否也会让小区的居民感到一些尴尬呢?如果有人在您不知情的情况下通过监视器看到您的很多活动,您是否会泰然处之?人大女生楼安装摄像头的消息在校园里甫一传开,就像炸了锅,引起热烈讨论。搜狐网站组织的一项题为“您的日常隐私是否受到摄像头影响”的调查显示,17915位参加投票者中,有50.78%和25.79%的人选择“很严重”和“有影响”,有11.71%和11.73%的人认为“影响不大”或“没影响”。在保护公共安全的良好初衷下,公众的隐私权的问题却渐渐浮出水面。
科技是一把利刃,可以解决很多难题,也可以伤害我们的神经。曾几何时,针孔摄像头开始被小贩在大街小巷叫卖,窃听器成为某些人津津乐道的“秘密武器”,拍照手机也成为年轻人时尚的掌上玩物。在一些陌生场合,人们变得提心吊胆,瞻前顾后,生怕自己成为又一个“璩美凤”。我不禁想起电影《楚门的世界》(Truemen Show)中主人公楚门的命运:他生下来就被选中作为“电视真人秀”的试验者,导演为他的成长营造了一个充满隐蔽摄像头的小镇,他三十年来的起居生活、学习工作、甚至交友恋爱都完全通过电视实时地呈现在亿万观众的面前,世人每天乐此不疲地收看他的生活。当楚门偶然发现这个秘密,试图逃出小镇时,发现自己已无处藏身。虽说这是一个虚构的故事,但高科技一日千里,这样的事情难免不会出现在将来的某一天,而你也有可能成为楚门。科技提高了我们的生活质量,也威胁着我们的生活空间,甚至刺穿了我们维系尊严的遮羞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