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结论
通过上述分析,笔者认为,我国流行的以竞争作为反垄断法的特有价值并用经济学上的有效竞争理论解释竞争的概念等做法有失偏颇。对竞争作为传递反垄断法其他价值的手段的观点应该重新认识。竞争理论、交易费用经济学以及管制经济学都应当成为影响反垄断制度供给的理性认识。对于反垄断现象的解释和评价应该回归到效率价值上来。
【注释】 张文显.法律基本范畴研究【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3.254一256-
卓泽渊.论法的价值.中国法学,2000,(6):23.
The New Palgrave:a dictionary of economics(Volume 1).the Macmillan press limited,London,1987,pp531一535.
盛杰民,袁祝杰.动态竞争观与我国竞争立法的路向.中国法学,2002,(2):16-
袁祝杰.竞争秩序的建构—行政性限制竞争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25.
程宗璋.略论美国反垄断法价值取向的演变.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l):55.
奥利弗·E·威廉姆森.反托拉斯经济学「M」.张群群等译.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53一54.
奥利弗·E·威廉姆森.资本主义经济制度—论企业签约与市场签约.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82一83,38一65.
丹尼尔·F·史普博.管制与市场【M】.余晖等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1.
王俊豪.政府管制经济学导论—基本理论及其在政府实践中的应用「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12一13.
Dietrich Hollman,Stefen Schaub,The German competition Law,pl04一105.转引自:曹士兵.反垄断法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6,31
王晓晔.欧共体竞争法「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69.
小贾尔斯·伯吉斯.管制与反垄断经济学「M」.冯金华译.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1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