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依法执政是执政党执政能力建设的基本保证。
执政党在政权体系中执行其意志的方法除了依赖其价值支配能力外,主要依赖于制度(主要表现为正式的法律制度)供给能力。第一,执政党的其他所有执政能力与依法执政存在着必然联系,对其他执政能力提供法律保证。例如,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就需要执政党具备强烈的法治意识和立法、执法、守法水平,提高运用经济和法律手段管理经济活动的能力。发展民主政治的能力就需要执政党推进民主的制度化和法律化,并依法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建设先进文化的能力就需要执政党依法保障公民的文化权利,依法加强文化建设的管理,在全社会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就需要执政党具有依法化解矛盾、依法处理问题、依法打击犯罪的能力。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就需要执政党具有应急决策、掌控局势、协调各方和应急处置等能力,提高依法进行国际斗争的意识和能力,充分发挥法律在祖国和平统一大业中的作用。第二,执政能力的培养和提升必须奠定于民主法治的基础之上。依法执政既有利于使得人民群众对执政党产生认同感,又有利于提高执政的科学性、有效性。依法执政要求执政党必须提高运用
宪法和法律规范行使权力的能力,善于把党的主张经过法定程序上升为国家意志,使党组织推荐的人选经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机关的领导人员,从制度和法律上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实施。党的各级组织和领导人都必须严格依法办事,不允许有超越
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最后,依法执政与执政能力建设相辅相成。
五十五年来,中国共产党在执政能力建设中的主要经验之一就是必须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不断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总体目标之一就是使中国共产党成为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执政党。执政党如果不重视执政能力建设,依法执政就会缺乏相应的社会历史条件。执政党如果不重视依法执政,执政能力就得不到公众的认同,缺乏相应的法律效力。因此,一方面,执政党重视其执政能力建设会使依法执政具有良好的环境。执政党会意识到在法定的范围内行使其执政权的重要性、超越法定范围行使权力的危害性。在这种情况下,法律将成为各种权力的最终边界。另一方面,坚持依法执政,就是要坚持党的主张经过法定程序变成国家意志,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群众依法管理国家,并通过党组织和党员的模范作用,带领人民群众实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奋斗目标,使党的执政能力得到极大提高和充分的发挥。“党能否坚持依法执政,直接影响着国家权力能否依法行使。只有执政党坚持依法执政,才能保证行政机关依法行政,司法机关依法司法,保证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全面落实。”[4]由此可见,依法执政是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指导原则,必须在实践中长期坚持并继续丰富和完善。
三、依法执政的理论基础:确定党权、政权与民权的合理法律边界
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长期以来都将“党”看作是自私、派系的同义词。中文中的“黨”由“尚”、“黑”组合而成,“结党营私”、“党同伐异”、“太子党”都是中国传统文化“反党”的一种表示。西方早期的历史也是一部“反党”的历史。例如,托马斯.杰弗逊曾经说过:“假如必须加入一个政党才能进入天堂,那我宁肯不去天堂。”美国制宪者和
宪法的早期支持者一直希望不要建立政党,或“派系”,因为他们一直对这种观念没什么好感。他们认为,新生的国家需要的是达成共识,党派是分裂的因素。这是美国宪法没有规定政党制度的直接导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