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关于停招硕士生事答批评者

关于停招硕士生事答批评者


贺卫方


【全文】
  6月24日,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贺卫方在学术批评网上发表了《关于本人暂停招收硕士生的声明》,信中宣布,从2006年起,他将不再招收法律史专业研究生。
  停招的理由主要有两条,一是现行法学研究生入学考试范围太宽,“削弱了考试应有的专业偏向”;二是“保送生中的成绩优秀者过分偏向应试型,但做学问不一定好”。
  公开信发表后,争论纷纷,拥护者有之,批评者有之。贺卫方教授认为:“对于这些费心评论的作者最好的报答就是对于其中的问题进行再讨论,对于需要进一步阐述的论题作出论证,以期在更全面深入交流的基础上,探索制度建设的合理路径和目标。”因此,“特节选了几个不同角度的言论,作出如下回应”。
  
  ●要“专”首先要“宽”
  贺教授对“学生干部和特长生的保送研究生制度”的否定,不利于培养社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对专业人才的培养首先应该在“宽口径”的基础上。(北大社会学教授夏学銮)
  
  ○公平精神与专业精神
  第一,我无意整体否定学生干部,事实上也有一些学生干部后来成为很好的学者,但是,我坚决反对仅仅因为干部的身份而享有不考直升的特权,这对于其他学生来说是不公平的。既然选择读研,既然自以为有实力读研,那就参加统一的考试,有什么好逃避的呢?通过考试而金榜题名,不是又有一次机会展示自己的卓尔不群么?
  第二,关于特长生与复合型人才的问题,事实上,现在的特长生都是在文体领域里有一技之长者。而我所理解的复合型应当是指具有多学科的知识训练或修养,例如,一个社会学家同时又有良好的法学素养,而不是指他教学和研究之余也能够打一手好篮球。所以我认为,“特长生”跟“复合型”之间是风马牛不相及的。
  第三,我认为所谓宽口径的政策应当在高考阶段而不是在研究生考试阶段采行。我们教育制度的一个怪胎式的现象是,学生在高中阶段就文理分科,进入大学,又马上陷入一个狭小的专业空间里。可是,到了需要考察一个人专业素质的考研时,我们却偏偏要走什么宽口径!真正是当博时约,当约时博。如此教育管理,还口口声要办世界一流大学,要培养大师级的学术人才,岂非白日做梦?
  
  ●理解但很遗憾
  贺教授曾就此事与我进行过交流,从同事的角度来讲,能理解贺老师的苦衷,他的一些说法也有一定的道理。可是从目前的大环境来说,既要消除社会的不信任、防止腐败产生,又要挑选最合适的学生,这的确是一个两难的问题。没有任何一项制度会是完美的,这一方的长处对另一方来说也许就是不足,难免有遗珠之憾,只能说选择相对比较合理的。如果从整个法学院的角度来考虑,现在的程序在保证公平、选拔人才方面还是非常严格的,也能避免人情、面子等给教授招生带来的干扰。(北大法学院负责人A)


第 [1] [2] [3] 页 共[4]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