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浅析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及对策

  分析未成年人犯罪,除上述原因之外,还不能忽视未成年人的心理原因。
  (1)家庭的压力引起孩子的对抗心理。父母望子成龙心切,不了解未成年人的心理特征,对孩子期望过高,拚命对孩子施加压力,甚至体罚,引起孩子对父母的厌弃和对抗心理。这种心理压力超出孩子的承受能力,有的"逆其道而行之",有的干脆残杀父母。
  (2)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种种规则,往往容易使孩子产生抑郁、焦虑的心理。学生从学校走上社会后,因无业可求,在人生道路上出现迷惘,有的会无所适从,原来的希望破灭,心理产生抑郁、焦虑,出现心理障碍。此时,如果得不到很好地引导,他们往往要怨恨世道,发泄于社会,甚至走上邪路。
  (3)学校的厌弃产生学生的报复心理。有的学生成绩差,教师厌弃,同学讥讽,引起这些学生的反感,产生报复心理。他们或自己在学校捣乱(如盗窃),或纠集校外有劣迹的青少年到学校敲诈同学,有的甚至残害教师。
  四、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的对策
  引起未成年人犯罪的因素很多,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的工作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家庭、学校、司法、妇联、文化、宣传、共青团等社会各部门必须齐抓共管,相互协调,紧密配合,才能真正取得实效。在此,本人仅就家庭、学校、司法机关应做的几项工作谈谈个人看法。
  1、家长要树立正确的教子观念,掌握科学的教子方法。对孩子的期望值不要停留在要求其成为科学家或大老板这唯一的层次上,要树立孩子能掌握技能、独立于社会,对社会有用的总原则下的多个层次上,不要对孩子过早地下定论。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每个家长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父母不仅给孩子生命,更重要的是授之于健康的灵魂。
  首先,父母应尽心尽责,多给孩子些关爱。孩子的心理要经历一个从不成熟到成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孩子的可塑性很强。父母要适时地掌握孩子的言行举止,把握教育孩子的良好机遇。有的父母当自己的孩子锒铛入狱时,流下了内疚而无法挽回的泪水,而在此之前,夫妻双双混迹于赌场、舞厅,弃子不管。孩子因父母的"言传身教"而走上犯罪道路。
  其次,家庭教育要注意方式方法。家长对孩子的教育,要根据孩子的年龄特征,个性特点区别对待,对孩子要重于疏导,既不能溺爱,也不能处处以家长自居,动辄指责、打骂,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父母平时要注意孩子劳动习惯和自理能力的培养。要多与孩子进行心理沟通,要与孩子有经常性的平等对话。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