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中国法治的悲怆——再谈贺卫方

  然而以贺卫方之聪,他能不懂?
  2001/12/3
  2001-12-3 3:19:59 发表于[雅典学园]
  
附:部分后续讨论整理录

  含泪告别法律思想网
  【未名】 2001-12-3 8:46:40
  我的一番话,被萧瀚学长理解成了在舆论上威胁贺老师离开北大,贺老师好像也是这个理解。我感到很难过。这个罪名我承担不起。我的本意只是说,贺老师在北大的威望不如从前而已。可能我的话表达的比较暧昧。不过中国人的阴谋论的思想也太根深蒂固了。我也感到痛心和失望。不仅对贺老师的理解,也对萧瀚学长的理解失望。我决定离开法律思想网,不再说和贺老师有关的任何一句话。同时也请沈浪把我说过的话删掉。
  我再次声明,我的话里没有任何威胁贺老师离开北大的意思。我也不喜欢这种阴谋论的解读思维。其实萧瀚学长在这里和我说的也是一回事。你肯定的是贺老师的姿态,而你同样也指出,贺老师为此付出了学术上的代价。只不过你以为值得,而我以为不值得。我从来不以为一个学者能改变多少社会现实。贺老师与其这么奔波辛苦,不如学学孔子,广受门徒(比如萧瀚学长这样的高徒),形成一股合力。关键是贺老师自己要保持自己的学术水准,让跟随者愿意追随。
  贺老师以一个人的力量来奔走呼吁,当然是好事。不过我也希望贺老师能够学学汪丁丁。贺老师去浙江大学看看,汪丁丁是如何对学生产生那么大的影响的。还有同是北大的周其仁老师。他也是很关注现实的,但是在学术上也有重大的影响。
  贺老师说的对,从出发的话到到达的话,要经过很多磕磕碰碰,我现在感到自己是被碰得头破血流了。这是我最后的话。谢谢沈浪的工作,我虽然很喜欢这里,也要告别了。
  向未名兄致歉
  【萧瀚】 2001-12-3 10:47:11
  我没有任何意思说你有什么阴谋,所以请你不要误解,恰恰相反,我讨厌一切阴谋,如果你有印象,就会发现我迄今为止的一切批评(如对苏力和《中国学术》)都是公开的。
  但是,我还是要向你道歉——因为话说重了。你的话被我理解为某种威胁这确实没有交待清楚,我的意思是贺卫方是一个注重学生感受的人,学生的离弃意味着对他最致命的打击,因此虽然仅仅是你一个人说了这么重的话(如告别之语),我还是认为不妥,不够体谅贺卫方目前的所作所为和孤独、尴尬的处境。你以汪丁丁、周其仁为例,这也不是不能类比,但是经济学界与法学界不同,前者已经是显学,在中国是最成熟的独立社会科学,他们已经不必再像贺卫方那样需要牺牲自己的学术来鼓吹,而法学在这个时代必须成为显学,贺卫方等一批人的鼓吹正是要让人们意识到它的重要性,其中贺卫方的牺牲最多,普及化的工作成果也最多,我想其它就无需再说了。


第 [1] [2] [3] [4] [5] 页 共[6]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