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并未就此止步,当在区域集团化中最消极的三个国家:中国、日本、韩国走出对全球性的国际经济组织的盲信和盲从,开始积极对外拓展,倡导建立以自身为领导者和参与者的区域集团时,历史的航灯仿佛在向我们昭示着什么。
二,为什么只是“半满”?
相对于世界性国际经济组织而言,区域集团是一种有限的或较小型的国际组织,往往建立在疆域相邻,民族、历史、语言、文化或精神上具有密切联系的国家之间。 基于这个定义,区域集团的形成是不完全的经济融合,其不完全体现在参与的国家较少,而不是经济统一化的程度浅。相反,许多区域集团的形成由于具备了沟通便利,容易达成共识等有利因素,因而比世界性的国际经济组织合作的程度更深,合作领域也更广泛。但尽管如此,区域集团的大量存在仍可能会导致世界经济政治的“巴尔干化”,条块分割的经济全球化就像半杯水,解不了人类希求各国经济共荣互惠之渴!
然而,正如哲学家所宣称的:凡是现存的即是合理的。区域集团的存在一定有其最根本的原因和价值,《互补性竞争论》一书从动态发展的角度,通过阐述多边贸易体制与区域集团化的关系,向我们深刻地展示了区域集团存在的政治经济意义。
首先,也是必须谈及的是,世界经济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决定了区域集团的存在。从近现代历史的角度来看,世界经济的发展就某种意义而言即是由市场经济“溢出”所促进的。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要求外延上的扩张,在世界范围内寻求成长的空间,这就是经济全球化的根本诱因,因而可以说在一战前后经济全球化已初现端倪。经济全球化要求各国的法律政策对于经济的阻碍和限制应尽可能的减少到最低,要求在世界范围内形成相对统一的经济行为规则,要求专门机构的存在以协调各国的利益冲突,要求相互之间建立信任并开展紧密的合作。这些要求决定了多边贸易体制的形成和发展,也决定了区域集团作为前者“互补性竞争”的孪生子,伴生儿。
历史的发展代表了人类前进的总的趋势,而于此之中所存在的多样性和不平衡性也同样应得到重视,从这种角度而言,区域集团就凸现出其价值所在了:区域集团的存在有效的缓和了发达国家对经济自由化要求高和发展中国家相对低调之间的矛盾。发达国家的成熟市场经济和强大的国内生产力,竞争力水平要求世界范围内的自由贸易,并在自由化的程度上要求大幅度降低关税,取消非关税壁垒,较全面的市场准入等,在自由化的范围上要求从货物贸易到服务贸易,技术贸易,甚至投资领域的全方位开放;发展中国家则主要考虑要保护国内幼稚产业的发展和本国经济发展的安全而在建立多边贸易体制的问题上相对保守;同时,发达国家之间,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发展水平也不一样,经济需求也存在较大差别,面对这种多样性和不平衡性,仅仅依靠多边贸易体制的调整,甚至为了体制健康运行的目的而设置的一揽子协议的调整都是不可行的,区域集团的存在则填补了多边贸易体制的这一空缺。
其次,各国政治制度和外交考虑对区域集团的形成和模式存在重要的影响。经济的决定性作用无论在什么历史发展阶段都要受到政治因素的影响,在某些阶段,后者甚至超过了前者的决定作用。《互补性竞争论》一书在第9章(贸易经济政策对区域集团的影响与第三国政策反应)详细介绍了政治因素在区域集团和多边贸易体制中活跃的作用。对于世界贸易组织的政治经济学研究在西方社会受到了广泛的重视,同样,区域一体化协议也常常受外交政策和国家安全方面的考虑的驱使,这些考虑甚至可能会起“主宰作用” 。许多发达国家就利用建立区域集团而形成的经济力量上的优势和政治地位的提升作为要价,在多边贸易体制的谈判中“迫使”另一方接受自己的要求和条件。除此之外,主要还存在着以下几种政治考虑:1,一国经济在区域内具有显著优势的情况下,建立区域集团形成自身在区域内的核心地位;2,改善自身在多边贸易体制中“人微言轻”的局面;3,为谋求政治联合与地缘政治利益奠定基础;4,借助区域集团的力量分散和压制本国保守势力,以巩固改革的成果并促成进一步发展。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