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国九条、国五条救市乏力,会务总长重提美国模式

  4、 假如中国采用美国模式,应当注意的事项:
  A、拟减持的国有股应当平分给每一个公民,这样才有流通基础;不能让国家把流通当成一个获利的手段,将国有股减持的收益转行投到社会保障领域,等于将左口袋的钱拿到右口袋,没有任何意义,又等于拆东墙补西墙,好好的国有公司,没犯罪干吗要拆掉,国家股与流通股的关系不能从上市公司的角度去理解,国有股压根就没有上市流通过,凭什么享受上市股的权利,说拿走就拿走。国有股与流通股的关系,相当于两人合伙,未经流通股股东同意就要抽回投资,明显违法,岂能不乱?!因此,国有股只能走赠送之路,也只有赠送才符合公平正义的原则,才合法。赠送无需征得同意,流通股股东不同意的,可以转让股份。
  B、将央行职责与流通公司的股价联系在一起,承诺央行可以依照现有市场价格随时收购私人股份,承诺央行将以收购的股份作为货币发行的基础,向社会兑现承诺,向商业银行发放货币,充实资本,放松银根,确保企业发展;这样就在形式与实质两个方面稳住了价格。
  C、斩断央行持股的控制力,规定央行对企业股份只买不卖,央行买受股份以后,不得控制公司经营,只能作为央行自身的资本,增加货币发行以应不时之需的依据,央行也可以将这些股份转作国家资本金拨付给各商业银行,也可直接作为社会保障机构的补贴性投资。
  D、允许企业内部将央行持有的股份在一定年限内逐步除权,除权所得的收益转归公司所有,公司股权结构的调整确保了流通股的增值,稳定市场人心。此举类似于美国银行对企业的救助,对于稳定市场预期很有效。
  E、社会保障问题可以在上述问题解决之后,市场繁荣之后自然解决,也可以直接运用央行的宽松信贷调动民间资金共同解决。这样完全可以东墙西墙同建,完全没有必要干拆墙补墙的傻事。
  5、 丢掉幻想,重拾理想:国有股减持为了什么?
  马克思理论是一个理想与幻想并存的东西,公有制道路是幻想,所有制为劳动者服务,为每个人带来财富与幸福是理想。我们应当丢掉幻想,重拾理想,思考国有股减持为了什么?
  20世纪70年代末与80年代初期,甚至一直到90年代,中国大陆的左派理论家曾力图以国际社会曾经出现过的国有化趋势来验证自己“公有制必胜”的设想,等到科斯定理证明的“权利的初始配置是无关紧要的”的结论在全世界普及之后,尤其是私有化浪潮席卷西方、苏联、东欧与东方诸国之后,这些人的著作便没了下文。可以说,20世纪80年代是西方国家国有公司私有化的时代,而目前,私有化的趋势仍在继续,私有化浪潮与科斯定理不仅打掉了原社会主义国家对公有制的迷信,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也验证了马克思对劳动者个人所有制的设想。但问题依然存在,那就是:发达国家交替使用公有化、私有化手段的行动绝对不是一个毫无目的与受益的、无聊而且可以互相抵消的行动,也绝对不是为了验证某种所有制的优越性的行动;如果这两种大规模的社会行动的目的不像左派理解的那样是为了所有制改造,是为了证明某个哲学家的伟大,那么它又是为了什么?


第 [1] [2] [3] 页 共[4]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