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北京的民办高校数量增加一倍,北京市社会知识人口结构会改变几个百分点,当地的就业也会改善。在英国平均4个留学生创造0.3个英国人的就业机会。(注:2002年5月,笔者同在英国的中国留学人员交谈,留学生这样告诉笔者。)即便我们不靠教育来拉动首都经济,但是教育事业对提高人才素质,提高社区文化水平,改善法制环境,改变人口知识结构,解决城市就业和延缓人口老化等,都可以发挥社会综合效益,对社会发展有推动作用,对复兴华夏文明具有深远影响。所以,北京应该鼓励民办教育事业的发展,吸引外地著名的民办教育机构到北京来发展。
民办教育就是社区大学的发展前景,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社区大学式的民办高等教育将大规模普及,专业也更加实用化。当社区大学普及后,每30~50万人口的社区,就应该有一所民办大学。这将是衡量一个社区文化发展的重要指标。从这一点上看,我们内地不能小看了香港、台湾和澳门。这些地区的人口密度与社区学院和专科学校的密度很高,所以当地居民的素质较高,当地的人均GDP较高,这些不能说与高等教育的普及化没有关系。
四、结语:高教优势即区域优势
(一)区域竞争
高等教育的发展要与区域经济发展相结合。以北京为例,要发展“首都教育”,北京的高等教育领域就要对外开放,要鼓励多种形式的共建教育,要将政府手中的政策置换为政府的财力。高等教育资源已经在全国展开竞争,外资教育也开始竞争北京的教育市场。北京在具有人才、信息和品牌等优势的同时,也有成本过高等不利条件。北京在经济产值方面,GDP已经落后于上海一大截(注:2002年北京与上海的GDP相差约2278亿元人民币。);在吸引外资方面,北京仅是天津的1/2,上海的1/3,广东的1/6(注:根据国家统计部门公布的数据:2002年北京吸引外资16亿美元,天津32亿美元,上海41亿美元,广东108亿美元。)。发展首都的高等教育,将重新带动北京地区的综合发展,将重新布局北京的发展规划,以教育带为核心,调整北京的城市发展规划,使北京的文化与教育的优势更快地发挥出来。
发展首都教育的思路之一,就是要从原有的教育中心区向低地价的周边地区延伸,连线发展出新的“高等教育走廊”;与轻轨和地铁等大众快速交通工具配套,同时发展文化与旅游、各项服务消费区域,此后再将城市中心区与教育走廊连通。
这样的发展路线,可以节省先发展老城区的大量资金,又可以保护老城区的文物与古建筑,还可以改变城市人口交通拥挤的状况。过去的发展路线导致的情况是:“人才向城市中心流”,城市中心的地价变得昂贵,交通拥挤。现在发展新教育带来的情况将是:“资金向周边区域流”,带动人才转向周边地区,使城市中心地区的地价降低,周边地区的地价适当提高。
(二)区域“教育走廊”
高等教育发展不应重复以往的“教育学园”的模式,而应该发展新型的“教育走廊”模式。以北京为例,新兴“教育走廊”,不应只限于北京行政区划,而应扩大到整个沿渤海的经济带,包括北京和天津两个北方的直辖市和河北、山东及辽宁三省环渤海工业带,还可连接日本和韩国。有这样一个腹地才能与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区域的面积与人口相比,才能与上述两个南方的三角洲区域的经济实力相比。北京的教育中心要和渤海湾工业带一同考虑。这就是“廊坊教育现象”和“珠海教育现象”给我们的启示。
如果北京高等教育发展的布局仅限于本市的行政区划,不但在抓住机遇的时间上已经比廊坊和珠海,比青岛和深圳晚了2~3年,而且北京发展高等教育的视野恐怕比不上廊坊(注:廊坊市副市长介绍:在京津冀三地交界处的东方大学城情况。),调控教育资源的能力恐怕也比不上珠海(注:中山大学党委书记事延宝教授介绍,全国六所著名大学的在珠海建立了校区,珠海的区域发展有了新的生长点。)。
北京的新兴教育走廊自然而然地出现在从海淀区到昌平到八达岭高速公路沿线上:从中关村到上地、再到西二旗和西三旗、清河、回龙观,一直延展到昌平区。另一条教育走廊在通往通县的公路沿线。还有一条教育走廊分布在通往大兴黄村的高速公路沿线上。这三条教育走廊正在形成北京市的三条新兴的高等教育带。由于交通便利,在交通繁忙时也不堵车,所以,这三条高等教育带非常有发展前途。相反海淀区的中关村和学院路附近的传统高校学区,向外扩展的空间十分有限,就是有空间的话,成本也是十分惊人的。
当初在考虑高校科研成果转化时,希望高科技公司就建立在大学周围。这种距离上的考虑多于文化方面的考虑。结果科技成果的转化在大学周边并不多,而是在文化相同的地点较多。大学与这些地点形成了高等教育与科技成果转化链。这是高等教育带的另一种共生现象,在美国有加州地区的硅谷[29],在北京将出现在距中关村校园5~6公里以外的上地技术开发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