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北京地区为例,北京拥有丰富的高等教育资源,如同山西省拥有煤炭资源,广东拥有华侨资源和上海拥有外企资源一样。经过分析,不难看出北京的教育资源优势既有中国近代历史的积淀,也有计划经济体制下高等教育布局的影响。北京的教育资源在这一点上看,不同于山西的煤炭资源,后者是天然产物。北京的教育资源也不同于广东、上海的优势外企资源,后者是良好的投资环境的产物。而北京的教育资源是依靠文化氛围与人才优势的。
但是,计划经济时代已经过去,教育体制的改革正在深化,教育资源优势不是一个城市的天然产物,教育资源只能依靠建立良好的文化环境来发展,依靠吸引优秀师资和优秀生源来建设,依靠优质的图书资料与完善的信息环境来竞争。北京的教育资源优势,在前面的有利条件中已经谈了。在前述的四个有利条件之外,还有三大优势:北京作为首都的区位优势,北京作为历代古都的历史文化优势和国际交流的优势。
北京教育事业现在与今后都是在内有高成本,外有竞争压力条件下发展的。在这种背景下,应该发挥北京教育资源的优势,发展首都教育事业,重新规划北京在全国教育版图中的位置,使其具有更明显的优势。
(五)民办教育与“社区大学”
2001年6月,北京市政府转发了《北京市教委关于加快发展社区教育的意见》,把社区教育作为市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列入议事日程。北京地区的“各区县政府把社区教育作为社区建设和本区县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将社区教育列入本区县经济与社会发展整体规划当中,统筹规划,总体协调”。2002年,北京市教委在全国率先开展了”发展社区教育,创建学习化社区,建设先进区县”的评估工作,已评选出全国一流的社区教育先进区,这标志着首都社区教育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25]
根据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网站提供的统计资料,北京市全市现有普通高等学校61所,普通本专科在校生34万人,其中市属市管普通高等学校30所,普通本专科在校生14万人。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招生11.6万人,比2002年增长17%,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录取比例达74%。
全市有成人学校2996所,其中成人高等学校41所,成人中等专业学校17所,成人中学25所,成人技术培训学校2913所。全市成人学校共有学生58.8万人,其中成人高等学校在校生31.5万人(含普通高等学校举办的函授、夜大学、成人脱产班的学生26万人)。各类成人中等学校在校生27.3万人。成人本专科招生13万人,比2002年增长25%。全市有49听普通高等学校和124个科研机构在培养研究生,人数达到7.9万人,其中博士生2.2万人,硕士生5.7万人。[26]
北京作为首都的地域优势对外地学生有很大的吸引力。相比之下,北京的普通高等学校的数量还是不够。如果北京地区不发展,廊坊地区要发展,珠海地区也会发展,深圳地区和其他更多的地区都会发展。外地学生依然要到廊坊去求学,或者到珠海和深圳去求学。廊坊和珠海本地尽管没有教育资源,深圳本地的教育资源也不发达,但可以借助北京等内地的教育资源来发展。相对于全国适龄入学人口来说,北京拥有的教育资源目前办的民办高校数量太少了,有300~500所民办高校也不为多。除了民办的学历教育机构外,各种民办的专业培训学校也是需要的。虽然对于外延性扩大办学规模也有不同意见[27],但是,笔者个人还是认为在我国现有人口规模的背景下,高等学校数量仍然不够。
例如,“新东方学校”现象在北京的出现[28],对全国学生英语考试水平的提高都有影响,由此带动北京和全国一部分学生外语水平的提高。没有“新东方”,中关村的教育事业也不完整,只要外国大学有英语入学考试,就会有此类的培训型教育。大学研究型教育需要,博雅型素质教育也需要,非学历的大规模“应考”培训型教育也需要。这些是市场决定的,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假如没有大规模非学历的“外语考试培训”教育,也就没有外语学习的大众化普及效果,这对2008年奥运会都是有影响的。新东方学校对全国学生具有市场化的感召力,从每天在新东方总部报名处门前热闹的人群,就可以感受到外语培训市场化的力量。(注:2003年1月笔者在新东方中关村“水清木华园”第九教室的考察。)
中关村现在也没有大规模的计算机软件培训、大规模的设计培训与技工培训等。将来的后果是,哪里有这种培训,哪里就会成为这种产业兴起的中心。广东的“东莞现象”是以全国最大的IT业生产中心、IT产品配套最完整的生产链为特征的,东莞只有一所大学,去年才从大专升为本科,但是东莞已经有了大规模非学历IT技工培训经验和职业培训中心,参加这些中心培训的打工人员有几十万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