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向劳动分工和市场竞争要学术“精品”

向劳动分工和市场竞争要学术“精品”


朱苏力


【全文】
  
  
  从理论上看,任何学者——乃至任何人,如果他愿意从事学术研究的话——主观上都希望自己能生产出精品。因为学术精品会给他带来收益:职称、名誉和社会地位等。但是,为什么在现实中,我们看到的“精品”很少?问题可能不只是学者主观上的愿望,还有产生精品的条件。
  一、只有“热爱”才能出“精品”
  一个方面的条件完全是个人的,例如个人的智力、体力。一个人智力很高,有想象力,思维敏捷开阔,这会为一个人创造精品提供非常重要的条件。体力也很重要,许多科研都需要很强的体力,能够坚持工作多少小时,无论是观察、思考还是写作,即使坐着不动,也会非常劳累,有时甚至比某些体力劳动还累。因此,研究者的素质是最根本最重要的。但是,我们应当注意,这方面的素质除了偶然的先天或后天损伤外,基本是天生的,是长期稳定的。尽管人与人的差别,从生物界来看,并不大;但如果从人类内部来看,不同的人之间的这方面的差别相当大,并且很难改变。尽管现代人常常强调学习和训练,但是从现代的科研成果来看,学习和训练对人的智力或体力的影响其实并不很大,最多只有边际的影响;受影响的往往只是技能或熟练程度。一个重要的证据是许多人尽管没有接受大学或研究生的训练,但是其成就却不小;而有些人尽管有博士学位,其他各方面的条件也都不错,但却一事无成。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会有这类的发现。尽管一般说来,有过良好教育的人更容易出优秀的成果,但这也许并不是因为他们的学习,而是因为学习特别是与之相伴的考试本身是一个筛选机制,通过这一机制已经将那些相对聪明的人都筛选出来了。
  有些看似个人的条件,例如,刻苦、耐得住寂寞、珍惜时间、笨鸟先飞等等,并且往往赋予这些条件某种“道德’的品质,要求人们学习。然而这些未必是个人的“道德’的品质。一个喜爱读文献的人,其实未必是因为他特别刻苦,只是因为他喜欢这种阅读。就像有些人爱看球、看电影是一样的,做实验也可能是如此,一个在旁人看到的非常寂寞的事业,也许在实验者本人的感受中是一个非常有趣的事,一个人可能不是为了珍惜时间而工作,更可能是感到工作是有意思的。社会在发展总是鼓励那些积极的偏好,但这些偏好并不是一种“道德”,很难培养。在现实生活中,那些出了科研精品的学者其实常常并非学习最刻苦的学者,他们当中许多可能都有相当多才多艺,有的还很“贪玩”;有的也还可能有很多其他方面的毛病,甚至道德品质上的毛病。这些分析并不是要颠覆社会的鼓励机制,其实,我只是要强调出精品的最重要条件——热爱。这就是孔子说的,“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热爱会驱使人广泛阅读各种相关文献,设想众多的可能,由此培养出洞察力、学术眼光,热爱会让人把冷板凳坐成了热板凳,让人少受乃至不受其他的诱惑。
  如果智力、体力和爱好这些个人的因素不是完全通过教育培养出来的,那么作为一个社会来说,要促成创新,产生精品,乃至更多,那么,最重要的就是要创造这样的社会条件和制度条件,让那些热爱研究、喜好创新的人提供足够的资金和其他保证。这样做无论对于个人还是社会,都是最好的。对于个人来说,一个人能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就会如鱼得水,这样的投入是最有效率的。对于社会来说,这也同样是有效率的。喜欢工作的人会更少心思考待遇,计较报酬,想提拔或拉关系。这就是许多,学者大家为什么不那么看重钱、地位、名誉的根本原因。而这又会反过来节约他的时间,节省了他的机会成本,从而更加“专心致志”,搞出精品。相反,一个不喜欢科研的人占据了科研的岗位,要想让他努力,你就必须用更多的其他的收益来激励他从事科研,搞出好产品,包括工资收入、社会地位甚至行政职务等,这对社会和他本人来说,都不是最有效率的投入和产出。因此,从发展的眼光来看,这才为根本的制度问题,甚至是促进研究精品出现的唯一问题,即通过创设一套(因此是许多、相互配合的)制度,使人们能“各得其所,各尽所能”,让每个人都在他喜欢且最有能力履行的岗位上。


第 [1] [2] [3] 页 共[4]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