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中国民法典论坛”第五场——新中国民法起草五十年回顾

  
  王卫国:
  感谢余教授的发言。回想往事无限感慨,由于时间关系,我想我们的讨论时间就要压缩了。我手里有三本书,一个叫《新中国民法草案总览》,收集了前三次民法起草的一部分文件,一共150万字,大家如果想了解前三次民法典起草的文字成果,可以看看这本书,法律出版社,2003年出版。以前我们能见其文不能见其人,今天台上是我们能见到的,另外还有一些不在台上甚至已经离开我们的,请各位教授讲一讲在你们参加民法典起草过程中最难忘的三个人。
  
  金平:
  我在参加民法典起草过程中最难忘两位老师,一位是北大的孙亚明同志,是我们的老所长,我参加3次起草工作都是他直接领导的。这位老师的资格是非常老的,30年代就参加了工作,这样的老资格参加我们的工作那是真正的和我们打成一片,工作在一起。他说跟我们一起商谈,就等于和年轻人沟通。另外我们第一次到东北去调查时,响应党的号召和农民同吃同住,他作为干部和我们一样深入农民家庭,吃的很清苦,他的作风来值得我们学习,他现在已经离开了,我很怀念他。第二位是林诚毅教授,四川大学的老教授,后来调到东大去了,他对外国或者台湾的民法典那真是了解的太清楚了,你不管问哪一个,他都很清楚。问他什么都能回答出来,就是这样一个人。另外从经济上,有一次请他到我们学校来讲课,我们想给他一点微薄的报酬,他一分钱不要。从工作上,1981年我们开会我去探望他,他只穿着背心,满头大汗,桌子上有一大堆民法典草稿,趴在那改东西,老人非常值得我们怀念,我希望这种精神能够代代相传下去。
  
  江平:
  我觉得我们民法典起草50年,可以说跟领导紧密地把握方向有关,完全的按照领导意志立法,在这个意义上说,可以说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有领导好的,但确实许多是败也萧何,包括指导方针,具体的条文,甚至是选择的人员都经过领导的认可。这个意义上,我怀念谢怀栻教授,他虽然始终未参加民法的起草工作,如果他能参加,他所拥有的学识肯定会更加迸发出光彩,可惜他始终没有参加,但后来有些立法征求意见,他也功劳很大。所以我觉得应该怀念这位没有参加立法工作的人。
  
  魏振瀛:
  我怀念沈亚平同志,他是一个资格很老地位很高的专家,他在民法的起草工作中,密切联系群众,不辞辛苦,平易近人,考虑大家的意见,我们经常开座谈会,那么多人他在门口一一握手。后来他去世的时候,还不举办任何仪式,我们都不知道,过了很久才知道。另一位是林恒源先生,解放前是律师,他在民法的制定过程中,非常坚持自己的意见,他坚持诉讼时效千万不要叫消灭时效,这一点上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年轻人学习。第三位是佟柔教授,最值得我们敬佩。一生坚持学习和研究,坚持民法调整商品经济关系,他在这一点上下了苦功夫,应该说佟柔教授为民法通则立下了汗马功劳。另外我不是怀念而是特别尊敬在座的江平和不在座的王家福教授,他们两位是从苏联回国的专家,知识非常渊博,水平很高,但是他们在整个工作中非常谦虚,起草过程当中合作的非常好,佟柔教授解放前没有念过大学,从学问上知识面上远远不如这两位教授,但是这两位教授非常尊重他,所以我们老一辈教授互相尊重互相合作那种非常好的气氛下,为民法通则作出了贡献。我就讲到这。
  
  余能斌:
  我有同样的感受,杨雪峰教授,应该说是德高望重,是典范,他虽然地位很高,非常平易近人,我当时已经40多岁了,但他把我当作年轻人非常关心。刚才江老师提到的谢老,他是未参加民法的起草,但对中国民法典的起草工作对中国民法的发展功不可没。我今天特别表述一下,他是我的未记名的导师,因为他因为客观原因和家属不在一起,我们两个单身汉晚上经常一起聊天,我从他那里学习到很多东西。还有一个就是我们学校的张佩霖老师,特别稳重,而且脑子特别好,记住的资料特别详尽。有一次我们讨论五保户的遗产问题,争论非常激烈,我有一些说话过激的地方,他对这个问题毫不在意。之后仍对我非常关心。像现在我们年纪大一点的包括我自己对于年轻人对我提的意见,虽然不会怎么样,心里还是有点不舒服,像他这样的虚怀若谷的前辈兄长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王卫国:
  我看了一组数字,法国民法典从起草到出台经过四个月,苏俄民法典起草四年,德日民法典20多年,20世纪的荷兰民法典45年。我想问问各位嘉宾觉得中国民法典出台还需要多长时间?


第 [1] [2] [3] [4] [5] [6] [7] 页 共[8]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