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我们发现,具体的调解技巧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要遵循群众路线,遵循党的路线方针。正如我们前面所说的,调解技术只有放在权力的组织网络中才能发挥作用,现在,我们只有将调解放在贯彻党的路线方针这一总体的政治背景之下,才能理解为什么如此推崇调解制度。
最后,马锡五审判方式成为批判旧司法、确立新司法的象征,成为共产党的司法制度决裂于国民党的司法制度的标志。尽管马锡五审判方式所使用的调解技术类似于中国传统的司法技术(比如都为了“息事宁人”),但是它并没有被理解为传统司法技术的自然延伸,而是被塑造为新司法的形象,它所反对的恰恰是国民党所采取的西方化的现代司法:“程序至上”、“独立审判”、“依法审判”。正是在马锡五审判方式这束强光的照射下,国民党的司法自然成了脱离群众的“坐堂办案”;脱离实际的“本本主义”;“不利于人民”或“与人民隔离”的“主观臆断、故弄玄虚、繁琐不堪”。( 谢觉哉,1996c:157)马锡五审判方式成为区别共产党的司法与国民党的司法、区别人民大众的司法与资产阶级的司法、区别新法与旧法的标志,正如1945年绥德县的司法工作总结的“司法方针——政策”一节这样写到:
在以“调解为主,审判为辅”的口号下,我们就响应了政府的号召,制定了新的政策与方向。自去年开始,我们就改变了旧一套的作风,实行了新的方针。在这一年半当中,所有受理的民事案件及轻微的刑事案件大部分采用调解的方法,先予以调解,万一不行才用判决。凡经调解的案件,都是取得双方的同意而后调解之。为了息事宁人,首先解释双方所争之点及消除过去一切成见,要在互谅的原则之下,问题才得以解决,收效很大,同时调解的案件没有一件上诉的。(绥德县司法处,1945,着重为引者所加)
正是在这些关于马锡五审判方式的政治话语中,我们发现关于马锡五审判方式的种种述说不再关心这种审判技术本身,它们围绕着这一非常具体的司法技术或司法实践,滋生出一种话语酶,这种话语酶在不断地发酵、孳生、繁殖、蔓延,以至形成一个独立的话语空间,这个话语空间越来越远离它由以产生的母体。马锡五审判方式不再是针对“精兵简政”这一具体环境的一次积极的司法尝试,而是针对共产党和国民党争夺合法性的一次政治实践;马锡五审判方式不再简单地作为调解这样的非话语实践,而是成为批判旧司法、确立新司法原则的一次尝试性的话语实践;马锡五审判方式不再是一套独立的司法技术,而是成为共产党贯彻其政策和政治原则的一套普遍使用的组织技术。正是“新”、“进步”、“革命”、“人民”、“群众”、“无产阶级”、“社会主义”等等这些来自马克思主义的神圣话语为历史久远但出身卑微的司法调解技术打上了七彩的光,才使得这一实践不断地被沐浴、修饰、培育、训导、锻炼,宛如一个新生婴儿,她的血统被斩断了,她的历史被遗忘了。
正因为如此,共产党从来没有将马锡五审判方式与中国传统的调解方式联系起来,尽管这种技术应该说是中国法律传统中最古老、最成熟的一项技术,而是将它完全看作是共产党的一个全新的发明。正是在这里,共产党找到了自己的区别于所有旧司法的新的司法形象。不可否认的是,这的确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发现,一个全新的发明,一种全新的实践。正是在这个地方,我们发现历史突然被激活了,它发生了断裂、折叠、分岔和重组,各种各样的权力技术和权力关系,新的与旧的、成熟的与刚刚萌生的、刚性的与灵活的,法律的与政治的、经济的与文化的、社会的与历史的,展开了搏斗、厮杀,围绕司法调解的种种话语正是这战场上的呐喊声,而那七彩的光正是惊魂动魄的刀光剑影。最终,一门古老的司法技艺被一种新的权力关系所捕获和驯服,被一种新的意识形态所笼罩和消弥,被一种新的文化传统所吸纳和消化。
我们可以说传统消失了,也可以说传统获得了再生,甚至可以说传统发生了“创造性转化”,(林毓生,1992)但这种软绵绵的说法到底想要说明什么呢?这种说法又有什么意义呢?如果我们不理解这场战争的激烈与残酷;不理解旧的权力机器在崩塌的时候如何被拆散为各种各样的零件,有的被彻底砸碎了(也许它很珍贵),有的被破坏了(也许它本来最结实),有的被完好无损地保留下来(也许被蒙上灰尘、弃之不用);不理解新的权力机器如何按照新的操作规程进行组装各种已有的、刚刚购买的或者自己发明的配件;不理解这些配件在组装和运转的过程中如何磨合、如何修正甚至如何被放弃,或者这些配件在运转的过程中如何偏离、修改既定的操作规程,我们又是如何在日复一日匀速运动的物理时间中发现历史,发现历史的断裂、分岔、转轨呢?我们又是如何在缓慢平静的历史长河中发现激起浪花飞溅的潜流呢?也正是在这个地方,我们发现不仅调解这一旧权力机器上的配件被重新打磨之后安装在新权力机器上,而且刚刚从西方购进的法律这一操作配件在与其它配件的磨合中发生了畸变,它在新权力机器中发挥了一种全新的功能,由此形成了新的“配置”。不同的权力技术在不断地重组、磨合,新的权力机器被组装起来了,并不断加速地运转,在原野上奔驰而过,天空中弥漫着新机器烘烤后散发出的气息。
四、中国法律的新传统
无疑,马锡五审判方式的出现可以说是一个偶然的事件,但是这种司法技术由于与共产党在进行社会动员以便对社会施以治理的其他技术(比如诉苦和开会等等)之间的亲和性,再加之共产党在乡村社会中有现成的、庞大的权力的组织网络,刚好为司法调解提供了潜在的表演的舞台。所有这些因素都使得司法调解成为共产党可资利用的一种社会治理技术。于是,法律溢出了自身的领域,进入到整个社会的治理实践中。就在古老的司法调解技术被新的权力机器所吸纳和消化的同时,法律在其中的功能和作用也发生了转化。共产党正是将司法审判或调解看作是对社会进行治理的最有效的场所或管道。通过司法调解,共产党将自己的政治意图或者意识形态有效地传达给了人民大众。在这一新的权力配置中,司法技术或者说法律这一配件的运作必须符合整个机器的操作原理,司法必须服从于共产党治理社会的目的。法律的治理化构成了中国法律的新传统,之所以说这是“新”传统,就在于这种法律传统既不是中国古代的法律传统的简单继承,也不是对苏联的马克思主义法律传统的简单模仿(事实上对苏联法律传统的模仿是在50年代才开始的),也不是对西方的法律传统的简单抛弃,而是在法律治理化的原则下,对中国传统的、苏联的乃至西方的法律传统进行全面的改造和重新组合,对各种不同的法律技术(包括中国古代调解技术、苏联的组织技术和西方的程序化技术等等)的重新组装,由此构成国家治理机器——即福柯所谓的“配置”(德勒兹:2000)。这种新型的法律的治理化原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司法审判作为直接的政治体现形式
在共产党的意识形态里,法律与国家的政治统治紧密联系在一起。“国家是一个阶级压迫另一个阶级的工具。法律是行使国家权力的一个工具。哪个阶级当权,就有哪个阶级体现本阶级利益的一套法律。我们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就得有我们的一套新的法律。”“我们的法律是反映绝大多数人的意志的,是绝大多数人都能够了解和掌握的。我们社会的主人是人民大众,主要是工农群众。因此我们的法律是人民大众的,人民大众一行实际上掌握了。法庭是人民的工具,法律是群众自己创造出来的,掌握在自己手里,群众自己也必须执行。”(谢觉哉,1996c:154-5)这种法律观实际上共产党所总结的“马克思主义的法律观”。
但是,我们必须认识到,这里所说的法律是指立法实践中所产生的法律条文。用法律社会学的术语来说,这种法律是指“书本上的法律”。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法律才和国家主权或统治阶级的意志建立了联系。但是法律一旦制定并进入司法领域的时候,法律实际上已经脱离了与统治阶级的直接关系,成为一种普遍的规则,“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成为一个普遍的原则。为了保障这一原则的实现,司法(尤其是法律的审判)就成为一个专业化的技术,成为克服政治恣意的一种人为地屏障,由此才出现所谓的三权分立,尤其是司法权要保持自己的独立性。这正是西方法治理论的基本观点。
然而,马锡五审判方式正是在这一点上产生了畸变。马锡五审判实际上主要针对的是民事纠纷,用我们现代法律术语来说,这种纠纷属于“私法”范畴。在私法领域,当事人根据自己的意思自治来解决其纠纷,法庭进行司法调解无疑是合理的,也具有积极的效果。但是,当我们将马锡五审判方式理解为“人民民主”的体现形式时,实际上将它原来在私法领域中效用扩大到整个司法领域,尤其扩大到公法领域。这实际上在民主政治与司法审判之间建立了一种全新的关系。法律不是通过司法审判这种独立的、理性的、专业化的、保障不受偏见的技术来捍卫民主政治的最后成果,而是将民主政治中的利益争夺直接带到法律实践中,它意味着阶级政治从立法领域不加改变地直接地延伸到司法审判的领域。立法与司法之间的区分不见了,司法成为立法的新形式,是阶级斗争的新形式。正如谢觉哉所言:“我们的政策的制定,是依据人民的一件与要求,叫做从群众中来,又到群众中去。是集中了人民的意见,是民主的,又是集中的。这样立法的群众路线,也必须贯彻到司法工作中去。”(谢觉哉,1996c:157,着重为引者所加)
法律就是政治,司法程序的操作技术等同于民主政治的技术(比如投票)。这样在司法过程中,利益的随机、直接分配取代了利益的普遍性分配,随机的政治权力策略取代了法律知识的推理和判断。当法庭作为人民行使民主权利的场所时,当群众路线贯彻到司法审判中的时候,一种“大众司法”出现了,“批斗”这种人民审判的方式出现了。在这里,无需法律的逻辑推理,只需要满足大众的常识就够了;无需法律的理性判断,有效的裁决诉诸大众的情感;犯罪不可能有权利保护,因为他是人民的公敌;法律不需要程序,因为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这正是我们司法的逻辑,法律不能成为约束政治恣意的工具,法律必须是贯彻政治意图的工具。统治阶级的政治意图无法通过一种理性化的方式均用地散布到社会中,而必须通过裹挟着情绪和仇恨的赤裸裸的暴力施加到社会中。我们此后的司法实践事实上已经隐含在这种体现“人民民主”和“群众路线”的司法审判方式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