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试错改革的宪政结构和政府德性之略论 ——从出租车经营模式纷争说起

试错改革的宪政结构和政府德性之略论 ——从出租车经营模式纷争说起


沈岿


【全文】
  近来屡屡在媒体上被议论的一个问题是:怎样的出租车经营模式是最有利于公共利益的?是允许个体出租车的存在还是选择完全的公司化经营?其中,进一步还涉及到原来个体出租车司机从政府那里获得的出租车经营权,政府是否可以因为要统一选择公司化经营而收回并重新分配?看看各方利益主体乃至专家们的讨论,实在是仿佛置身于日本著名导演黑泽明的电影《罗生门》之中,不知该相信谁的说法更在理。
  许多地方政府似乎倾向于公司化的经营模式,其提出的理由无非是这种模式更有利于对出租车经营的管理,从而减少出租车司机甩客、拒载、乱收费、对道路不熟、服务质量差等不利于消费者的问题。至于出租车经营权,也被视为是一种具有公共性的社会资源,而不能由一部分人长期霸占,所以,需要改变过去没有明确规定期限的经营权出让方式,根据出租车报废期限来收回个体出租车经营权,并在重新洗牌发牌过程中引入竞争,以提升出租车经营的水准。
  这种看上去合理的论证,却受到了来自多方面的质疑。个体出租车司机通常直觉地反诘道:凭什么公司经营比个体经营好?当然,更为关键的是,在政府重新洗牌发牌的过程中,那些本来是下岗职工、失地农民或无正常职业的个体出租车司机的权益,好像完全被冷落和忽略了。也有专家站在他们一边,通过细致的经验研究,得出公司化经营存在诸多弊端的结论:目前有些地方的公司化经营造成政府税收和特许经营权出让收入减少,出租车价位高而使消费者处于不利境地,以及“在公司”的出租车司机受公司“盘剥”而比个体出租车司机少了许多收入。甚至,也有人因为政府在出租车经营权的出让、收回、再转让方面缺少公正,从而怀疑政府与出租车公司或汽车公司存在利益同构或不正当交易,怀疑政府利用对公共资源的垄断权,成了倒买倒卖公共资源的“官商”而不是公共利益的“看护者”。
  各方利益主体的声音是如此之多,不可能也没必要在此穷尽。政府、出租车公司、在公司的或者个体的出租车司机、消费者以及专家们的论说,各有其看似成立的理由。消费者利益和市场秩序应该受到保护,出租车司机的管理是必需的,但出租车司机的劳动、休息和正当收入的权益,同样不能忽视。政府直接与上百成千的个体司机打交道,比仅仅同少数几家公司交涉,听起来好像是更少成本、更多效率;可是,现存的公司化经营并非如政府所主张的那般美好,相反却是弊病丛生,也待动手术。其实,问题并不在于改革是采纳公司化经营、个体经营还是二者共存这三种模式的一种,而是在于选择怎样的公司化经营、怎样的个体经营或怎样的二者共存,才是最大限度考虑各方面问题和利益的。


第 [1] [2] 页 共[3]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