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道德经》基本范畴与中华文化价值取向研究——从《道德经》第一章断句谈起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无”和“有”这两个东西,其实出自对同一事物的整体认识,只不过认识者的心境与视角不同,采用了不同的名词来命名和表述罢了。如能运用“同”的方法将“无”和“有”贯通、等同起来,便可以被称为“玄”了。“同”就是“玄”,“同之又同”,“贯通再贯通”,“肯定再肯定”,那是万事万物生生不息的奇妙门道啊。
  这是老子关于认识世界的方法的精彩说明,人们对世界的认识取决于其方法,人对世界的驾御能力又取决于其认识。因此,方法论至关重要。比较老子的方法论与西方方法论的同异,我们不难发现:中国人显然是做加法求和的能手,具有精妙无比的解决复杂精细问题的能力,他们的加法(“+”)常常会把疑难问题变成双赢的“和”,这与西方辨证法做减法(“-”)得“差”根本不一样。
  说起风行一时的辩证法,西方有史料称:辩证法是黑格尔读《道德经》的产物,故辩证法推崇国家至上,引发的20世纪“三大人道主义灾难”——“希特勒主义、军国主义、计划经济”都应归咎于中国。这个史料我没有查到,但如果确有其事,中国的“自然法”传到西方变成了“辩证法”,“+”变成了“-”,“和”变成了“差”,“肯定再肯定”变成了“否定之否定”,“和善、和睦、和平、和美”变成了“对立统一、阶级斗争、无情打击”,南橘北枳,水土不服,总不能怪距今几千年之久的老子吧。更何况“三大人道主义灾难”都源于德国,其中最严重的“计划经济灾难”在中国生根发芽,受“北枳”毒害而死的中国人比世界上任何一国都多,我们没去找他们算帐,他们反倒又用减法思维(“-”)把帐算到我们头上来了,真个是:差矣!差矣!但话又说回来,现在南方也还在长“枳子”,中国也有人推崇减法思维(“-”)——黑格尔的辩证法,还把《道德经》说成是富有辨证法的著作。
  世界文明史横亘几千年,说到底就是一个认识与认识方法的问题。世界文明史中,中华文明一度领先世界几千年,而后因封建主义对自由民主的压制而衰落。近现代哲学史上有唯物、唯心之争,后现代主义哲学又提出了“消解”学说,将唯物与唯心、主观与客观的争议完全消解在“实践主义”世界里。用他们自己的话来说:世界哲学与世界文明的中心正在向唯一具有“实践主义”传统的中国古典哲学回归 。
  因此,批判中国是不对的,借批判辩证法来批判中国更加错误。中国是辩证法的受害国,这种灾祸恰恰是中华文明受压制时,由国外传来的。中国哲学一直反对对立和辩证法的,别的不说,比较一下西方哲学史上与中国哲学史上的几位大师的差别,就会发现:康德、黑格尔、萨伊,甚至明智的“马克思”都脱不了辩证法的窠臼:“统一、对立”,“对立、统一”,“否定之否定”。如此世界观与方法论,只能激起人与人之间的野性与蛮性,怎能说是世界文明苏醒的象征,怎么能促进社会的自由、民主、安定、团结、稳定?而中国古典哲学家:老子、文子、庄子、韩非子、孔子、墨子,甚至军事哲学“孙子”都没有一点辩证法和对立的影子,相反,他们都在做“加法”,强调天人合一,世界和睦相处,互通有无,即使到了非用兵不可的地步,他们强调的也是替天行道,爱民如子,不战而收(屈)人之兵,传檄而定天下。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