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行为人行为时,误认为有第1款规定不负责任的情况,且其错误认识是可以避免的,应处罚。可依第49条第1款减轻处罚。
(4)日本刑法典
第35条(正当行为)
依照法令或者基于正当业务而实施的行为,不处罚。
第36条(正当防卫)
为了防卫自己或者他人的权利,对于急迫的不正当侵害不得已所实施的行为,不处罚。
超出防卫限度的行为,可以根据情节减轻或者免除刑罚。
第37条(紧急避难)
为了避免对自己或者他人的生命、身体、自由或者财产的现实危难,而不得已实施的行为,如果所造成的损害不超过其所欲避免的损害限度时,不处罚,超过这种限度的行为,可以根据情节减轻或者免除刑罚。
对于业务上负有特别义务的人,不适用前项规定。
从以上中、俄、德、日四国关于犯罪成立条件的规定来看,确实存在较大差别,但这种差别与采用不同的犯罪构成体系并无关系。首先,关于犯罪概念,在中国与俄罗斯
刑法中有规定,而德、日
刑法则无规定。尤其是俄罗斯刑法典在1997年
刑法理论中,该犯罪的形式与实质相统一的犯罪概念为犯罪的形式概念,这是值得我们注意的。联系到中、俄两国刑法都没有关于犯罪构成客观要件的规定,可以看出犯罪概念中实际上包含了对一般犯罪行为的规定。而在德国刑法典中只有不作为的规定,日本刑法典则对作为与不作为都没有规定,从
刑法角度来看,犯罪行为的规定是由
刑法分则的罪状完成的,一般犯罪行为在法律上没有规定,完全由
刑法理论根据罪状规定加以概括,这里面本身也显现出构成要件该当性是指行为合乎
刑法分则规定的特殊构成要件之蕴含。其次,犯罪故意与过失,是中、俄、德、日四国刑法都有规定的,只是中、俄
刑法稍繁,德、日
刑法略简而已,从
刑法立于犯罪故意与过失的规定上,我国及苏联的犯罪构成理论中关于罪犯学说似乎更接近法律规定,即将心理事实与价值评价合而为一。而德、日
刑法的犯罪构成理论,将心理事实放在构成要件该当性中论述,规范评价放在有责性中讨论,是对法律规定作了某种“分解”,它是根据理论逻辑对于法律规定的一种重新构造。第三,关于犯罪主体条件的规定中、俄、德、日四国刑法规定也相差不多,我国及苏联的犯罪构成理论将其归结为一个独立的犯罪成立条件,而德、日
刑法的犯罪构成理论将犯罪主体要件的内容——刑事责任能力纳入有责性要件,也完全是一种理论上的归类。第四,关于正当化事由,虽然四国刑法规定的种类或多或少有所不同,但内容几乎相同,尤其是正当防卫,四国刑法都对正当防卫成立的条件作了规定。至于我国及苏联的
刑法理论将正当化事由放在犯罪构成范围之外研究,而德、日
刑法理论将其作为违法阻却事由在违法性事件中论述,也完全是一个理论构造的问题。
综上所述,尽管犯罪构成体系与各国刑法规定有一定联系,但从
刑法规定大体上相同而犯罪构成体系却存在重大差别的情形来看,理论还是起到了至关重大的作用。就此而言,在我国现行
刑法不予修改的情况下,直接采用大陆法系递进式的犯罪构成体系并不存在法律上的障碍。
【注释】
* 本文是在北京大学法学院2003级刑法专业博士生刑法专题讲授(2003年11月24日)录音整理稿的基础上修订增补而成。
参见陈明华等主编:《犯罪构成与犯罪成立基本理论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见大塚仁:《刑法概说(总论)》,中国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04页。
参见大谷实:《刑法总论》,黎宏译,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66页。
参见上野达彦:“苏维埃犯罪构成要件论发展史”,康树华译,载《国外法学》1979年第5期;“批判资产犯罪构成要件论”,康树华译,载《国外法学》1979年第6期。
参见A·H·特拉伊宁:《犯罪构成的一般学说》,王作富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15页。
参见苏联司法部全苏法学研究的主编《苏联刑法总论》,下册,彭仲文译,大东书局1950年版,第320-321页。
见肖中华:《犯罪构成及其关系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页。
见小野清一郎:《犯罪构成要件理论》,王泰译,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2页。
见上野达彦:“批判资产阶级犯罪构成要件论”,康树华译,载《国外法学》1979年第6期。
见肖中华:《犯罪构成及其春关系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3、15页。
参见何秉松:《犯罪构成系统论》,中国法制出版社1995年版,第24—25页。
见马克昌、莫洪宪主编:《中日共同犯罪比较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78—80页。
见马克昌、莫洪宪主编:《中日共同犯罪比较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89页以下。
] 修改后的论文,发表在《发制与社会发展》2002年第5期,以及许玉秀主编:《刑事法的基础与界限——洪福增教授纪念专辑》,台北学林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3年版,第429页以下。
见最高人民法院刑一庭、刑二庭:《刑事审判参议》第3卷·上,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382—383页。
这里有点误解。根据我国共同犯罪理论,利用12岁的人杀人,即使12岁的人有故意的,也是间接正犯,而非共同犯罪。
上讨论的实况记录,参见马克昌、莫洪宪主编:《中国共同犯罪比较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91页以下。
见冯亚东:《理性主义与刑法模式》,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72页。关于这一问题晚近的论述,参见冯亚东、胡东飞:“犯罪构成模型论”,载《法学研究》2004年第1期,第72页以下。
见肖中华:《犯罪构成及其关系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44页。
见赵秉志主编:《新刑法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88—89页。
参见何秉松主编:《刑法教科书(据1997年刑法修订)》,中国法制出版社1997年版,第18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