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即使个人错了,又有怎么样?!我们这些人从事学术,是知识分子,但并不因此上帝就给我们发了保证,我们的见解就一定正确。其实,我们这些学术人,在很大程度上,是没有太多其他本事的人。我们不会当官,尽管有时我们会被赶着鸭子上架,包括一些在座的学校领导,也是如此。我们不会挣钱,尽管我们渴望生活更优裕一些。我们甚至不大会同学界以外的人交往,尽管今天我们常常不得不求人。但我们有我们的优势,我们可能而且在一定意义上只能用我们的学识、见识、洞识在这个市场上交换,我们可以把我们所做的事做得更好一些。学术的精品应当成为的我们的追求,在一定程度上,也只能是我们的追求。
还是回到我一开始说的,我常常感到累、感到压力,有时甚至想急流勇退;但是,我多少有点不甘心。对于我们这一代如今已经人到中年的学者来说,也许我们的学术事业由于文革的限制,不可能非常辉煌。但是,既然我们生活在北大这个校园里,既然我们的生活在中国,既然我们生活在20世纪末21世纪初或上半叶,那么就让我们在这个时空中用我们的智慧和能力、发挥我们的比较优势,创造我们生命的辉煌,哪怕我们个人生命的辉煌对于这个时代来说仅仅是萤火虫的光亮。
由于种种原因,我们这些已经有了白发的人至今被称作学术中青年,但在此,我还是想向更年轻的一代学者说几句话。大约三、四年前,我就多次同一些同代朋友和更年轻的学者说到,如果不继续努力,我们这一代学者将在5到10年内从学界消失或事实上从学术中消失。今天我仍然这样相信,并且很不甘心地这样期盼。首先是期盼,因为,我们知道,就学术作为一个事业来看,是一个传统,不是哪一个人,哪一代人能够完成的。为了学术的事业,更年轻的一代必须超越我们和我们的前辈;我也相信你们由于种种比我们、比我们的前辈学者更优越的条件也一定会超越我们;为了中国的发展和赶上发达国家,我也急切期盼着学术和学者的更新加快,必须加快。但是,我们这一代学者也还不甘心,我们还会努力。因此,不要认为年龄会使你们自动拥有了超越我们和我们的前辈的一切必备条件。说到底,你们必须用你们的努力、用你们的学术精品把我们打败。我们既是同事也是对手。我们不会主动让路,我们不会乖乖下台,我们不会轻易缴械。我们知道,我们这些人最终将退出学术舞台,而且为时也并不会太久;但我们还是铁了心准备“负隅顽抗”——通过我们的学术来进行顽强的抵抗,直到打得剩下最后一个人。你们要记好毛泽东同志的话,“扫帚不到,灰尘照例不会自己跑掉”!你们准备好了吗?我可是准备好了!
2001-04-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