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发现中国的知识形态*

  但我不敢说太多的好话。关键在于一点,我对史料我了解太少,也不知分析的到底如何。因为任何学术著作都必须基于材料,只有有材料支持同时有独具眼光的分析,在我看来,才是真正有份量的。因此,这必须行家来评价。
  而且,作为学术讨论和作为朋友,我也不应该只说好话。我认为有以下一些问题,想提出来,或者是批评,或者是作为求教。首先,我觉得此书的主题并不很明确,似乎有点分裂。这就是我在前面为什么说“似乎”二字。我觉得,就书名和所讨论的问题在全书中比例来说,此书讨论的是儒学地域化;但是,就我阅读后的整体感觉说来,特别是导论以及后一部分研究中所隐含的思想来看,似乎是要讨论儒学地域化与中国近代三大变革之间的关系。尽管这两个主题肯定会有交叉,但是它们毕竟是两个研究主题,因此著作的结构方式和论述方式就应当有所区别。如果讨论儒学地域化,应当集中关注儒学地域化是如何形成的,三大知识群体各自形成和发展的条件和特点,在比较研究中得出某些关于儒学知识发展的某些规律或特点,或其在近代的特点。这也就意味着,本书的《导论》就不是那么重要的,没有太多必要谈那么多历史研究的思想,清理那些争论。请注意,我不是说《导论》中的思想是不重要的,而只是说可以或应当将这些思想融入下两篇的分析中,并在现在的结尾的地方增加一个结论,将现在《导论》中的一些观点作为前面资料分析的结论和启示加以概括总结。而如果全书中心是儒学地域化与近代的三大变革的关系,那么着重点似乎就应讨论地域化的儒学知识是如何、是什么时候进入三大变革,影响了三大变革,以及三大变革又如何促成、促进这些地域化或造成地域化儒学之瓦解这样一些问题。在这一框架中,导论就应当扩展,而后面的上下篇一方面应当缩减,将地域化的形成予以简略,或当作一个既定来讨论分析。这样,此书的上下篇都作为这种近代社会中儒学话语的转换的例证或个案研究。而现在全书主题不那么集中,两方面都想照顾,但主题反而不突出了。因此,我觉得,这本书的架子和材料都至少是两本书的。
  这也就是说,该书的理论框架和材料在我读来多少有点两张皮的感觉。除了那个导论有点突兀独立外,即使在后面的侧重实证分析的文字中,尽管可以看得出作者力求照顾导论的理论框架,但分析仍然与理论线索的关联不那么紧密,至少在我读起来,似乎不是从材料“冒”出来的印证,未“出彩”,难以令人叫绝,材料的分析没有将先前的理论线索丰富、突现和丰满起来,使那勾勒的理论活起来,并具有一些新的、与那勾勒性的理论线索有联系但令读者事先又无法预见的意外之笔或神来之笔。我的这种要求可能是太高了。但也许并不很高,关键还是在追求理论与材料的融合上还不那么熟练和老到,过分注重了以理论语言表述的理论,而似乎没有意识到理论从来不是单独存在的,而是可以且最好是同叙述或描述融合在一起的,未必需要抽象出来。这可能既是对理论把握的还缺乏运用自如的能力,同时也是对材料的运用缺乏运用自如的能力。


第 [1] [2] [3] [4] [5] 页 共[6]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