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惜学术事业
朱苏力
【关键词】无
【全文】
——在“长江读书奖”颁奖大会的讲演
人似乎都有这样一个“毛病”,总爱听好话;因此,我的高兴今天也就不是“没事偷着乐”。坦白地说,在我的心目中,我所获得过的其他任何学术奖励没有哪个可以同今天获得的这个长江读书奖相比。这个奖是中国学术界认真评选的。
尽管围绕着这个奖的评选,学术界内外曾有过令人痛心的争论,尽管这个奖励的程序也确有可改进之处,但是如果我们平心静气地看,这个奖励——至少在我看来——代表了一种真正的学术评价标准的形成,标志着一种新的更为专业化的学术评奖机制的形成。我更为此感到高兴。我向为这次评奖的评委会和评委们表示祝贺和感谢。感谢他们的努力工作,感谢他们的真诚努力;感谢他们的工作给中国学术界带来的制度创新。同时也向其他获奖的朋友表示祝贺。
在今天这样的时刻重提几个月以前围绕评奖发生的不快有点令人扫兴,甚至不无可能,我被指责为既得利益者,因此我下面的言词会从一开始被作了某种推定。但是,我觉得还是想说,而且必须说,我们要珍惜学术的事业。当代中国的学术共同体是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逐渐形成、重建的。尽管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学术界的朋友对许多问题看法不一致,甚至有时涉及到许多个体的、群体的利益,但是,必须看到,这个事业正在发展,需要我们共同的努力和追求。我们必须爱护这个事业。
为此,我们首先应当尽可能避免将真实存在的或虚假存在的各种非政治的问题政治化、道德化。我个人始终认为,政治化、道德化并不能解决实际问题,而最多只能给言说者的立场带来某种政治的合法性或道德的优越,带来一种虚幻的大义凛然。这种合法性并不是学术的论证,道德的优越并不必然意味着学术的优越。相反,这种合法性和优越在当代中国的学术界可能会造成很大的破坏性,它可能会使得本来有分歧的朋友只剩下分歧,而不再是朋友;使得学术界的交流更为困难。并不是所有的交流都创造理性。一些经验性的研究已经表明道德话语的争论并不能缩小分歧,相反会扩大分歧;当道德话语占据主导时,甚至可能造成某些人为的学术禁忌,造成某些视角的被压制、被遗忘,损害了学术事业向各个方向的自由发展。事实上,我的确痛心地看到,近年来的不少开始时还属于学术的争论,到最后都由于言说者过分相信自己的政治正确和道德优越造成了一些后遗症。我们不可能没有分歧,我们也许不能完全避免误解,但是我们应当尽量避免制造分歧,加大误解。
要避免制造分歧,加大误解,促进交流,很重要的一点,我觉得,我们应当在学术上对自己多一点怀疑主义,有时甚至是要有一点虚无主义。学术是重要的,不仅对于社会,而且对于我们这些以学术为业的人来说,必须把它看得很重。但是,我觉得,有时我们的自信是否有点过分,把自己对社会的、学术的问题的观点看得太了不起,认为自己真心确信的东西就是真理,就是社会应当采取和接受的?有这种知识的意志有时是好的,它促使我们努力,但是这其中也潜藏了一种知识霸权的心态和可能:为了能使自己的声音能为社会听到,影响其他人,甚至有意强化分歧。但是,在知识的问题上,我觉得我们必须看到知识的界限。正如一位中国经济学家所说的,中国过去20年来的经济高速发展,其实与中国的经济学家的关系并不那么大。在其他学科上,我看也同样如此。如果认为社会或某一方面的发展都是由于学界人士的某个或某些观点,那就是太天真了。不仅夸大了学术的力量,而且也太看轻了中国老百姓,甚至会为压制学术自由开道。即使我们的观点是真确的,那么也应当由社会上的其他人自己选择,而不是要摆出一幅真理在握的架子,强加于人;我们谁也不敢说自己是真理的化身或代言人,谁敢保证自己就没有错;就算你全对,你是否敢保证自己的发现在社会中不会被误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