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的法律保障问题研究

  二、导致上述问题的根本原因
  (一)、劳动就业介绍的法律保障制度不健全
  我们虽然设立了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门,但由于制度不健全,使得劳动部门无法正常开展工作。
  1、信息渠道不畅。在信息时代,没有高科技的信息传递工具,会影响着劳动力输出力度。广西劳动和社会保障厅负责人冯振年曾说:"很多东西沿海的劳动部门打电话来,说要一批工人,要得很急,但我们没有建立劳动力资料系统,有些乡镇连电话费都付不起,电话成了摆设,所以一时半会召集不到那么多人,结果丧失机会,劳动用工信息的传递很成问题啊。" 并且冯振年对中西部地区分析说,在信息时代,中西部地区在劳务输出上存在着竞争,谁先得到信息,谁的组织化程度高,谁就先占据主动地位,先赢得财富。以广西为例,各地城市都建立了自己的劳动力市场信息网,但各自为政,既不规范也不全面,有的网络甚至几个月不更新页面,而驻外劳务站掌握用工信息要通过传真传过来,现在的劳务输出地已经由集中趋于分散,这样点对点传送,就显得太慢,无法将信息准确无误地传递给农村和剩余劳动力。
  2、经费缺乏。以前劳动服务经费主要来自证、卡收入,但是去年国家计委和财政部出台文件,取消外出或外来人员收费。导致劳动部门缺乏运转经费同时严重削弱劳动部门
  对流动人口的管理,使农村劳动力流动盲目无序。下面我们来听以下三种说词:
  "在农村富余劳动力日趋增加的形势下,劳务部门的工作非常繁琐,工作难度很大,"郑际浩担忧地说,"要做好这项工作必须有一定的经费支持。但就目前的情况来讲,广西自治区一级财政对劳动与社会保障厅的工作大力支持,经费暂时无忧,但广西县以上劳动服务人员有1837人,他们的工作资金完全没有保障,逢年过节,基层劳动部门诉苦的电话一个接着一个来,我只能跟他们解释,我们也在等政策。"
  湖南省劳动与社会保障厅负责人说,自带干粮、自我筹集资金"的现象使该省劳动部门许多工作难于开展,比如乡镇劳动管理工作的开展和流动就业重点监控地区配套经费不足,对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就业跟踪服务及返乡创业扶持难等。
  一些劳动部门的干部说,地市以下劳动部门的日常业务可以说"正陷于瘫痪","本身进行就业服务的人,也快失业了"。经费的缺乏,导致劳动服务人员人心不稳。各级劳动部门也没有资金来进行日常培训,平常开会,也只能开到地市一级,劳动部门从业人员的观念得不到更新,知识无法丰富,工作起来显得盲目而缺少指导性。
  由以上三种说词说明国家政策的不合理性,劳动服务部门资金的重要性。因此要想劳动力输出井然有序,就要有相关的职能部门、配套政策和运行经费。职能部门已经建立,而配套政策则不健全。
   (二)、用人单位缺乏诚心
  "诚实信用原则"是我国《民法通则》的基本原则,人人都应该遵守。但许多用人单位则对此原则置之不理,"拖欠民工工资"就是用人单位缺乏诚信的主要表现之一。特别是在建筑业,因为民工缺乏法律意识,只知道给别人干活,别人就会给钱,却不懂得签订劳动合来维护自己的利益。并且建筑业一般是层层包工,使得一些民工不知道自己的老板是谁,到年底发放工资时,往往是要钱无门。欺骗民工,用人单位缺乏诚信成了社会的普遍现象。我国《劳动法》也规定,职工有获得工资的权利,用人单位有发放工资的义务。显然用人单位也违反了我国《劳动法》的规定,应该受到处罚。
  还有一种普遍的缺乏诚信的现象,就是有一些单位招收民工时,明文规定使用期三个月,工资200元左右,使用期满后正式招用工资800元左右,但等到使用期满后,这些用人单位再以种种理由来辞掉他们,依此减少这类员工的工资,这也充分说明了用人单位缺乏诚信的现象。应该受到法律的制裁。
  (三)、农村劳动力素质不高
  农村劳动力素质不高,是我国农村劳动力结构的重要特征。也是河南省农村劳动力结构的重要特征,据1997年我国第一次农村普查时,我国农村劳动力中,初中及其以下程度劳动力比重高达88.3%,其中文盲或半文盲占劳动力总数的8.2%,小学又化程度的占33.9%,初中文化程度占46.2%,高中以上又化程度的仅占11.7%。在农村劳动力中受过职业教育和专业培训的仅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12%。经过近五年的发展变化,农村劳动力素质有所提高,但由于各种原因的影响,提高幅度并不大。根据国家统计局农村调查总队的调查,2001年我国农村劳动力4.82亿人,占全国劳动力总量的比重约为70%。其中:初中及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劳动力的比重依然高达87.8%。农村劳动力文化程度的具体结构分布是,文盲或半文盲劳动力占7.4%,小学程度占31.1%,初中程度占49.3%,高中程度占9.7%,中专程度占2%,大专及以上程度占0.5%。在农村劳动力中,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仅占13.6%。农村劳动力素质的低下既制约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规模和速度,也制约了农村劳动力转业层次的提高。另据抽样调查资料显示,在2001年当年转移的农村劳动力中,小学以下文化程度占当年转移总量的比重为23.5%,比上年上升4.7个百分点;初中文化程度的比重为62.9%,下降2.2个百分点;高中和中专文化程度的比重为10.2%,下降1.1个百分点;大专文化程度以上的比重为0.7%;经过专业培训的劳动力比重为12.7%,下降12.4个百分点。这样素质的人员只能从事较为低级的劳动,因而难以进入较高层次的产业,而且从长远看,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兴起,低素质劳动力的转移领域会越来越窄。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