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国家级大公司相比,地方性企业的对外并购则体现出规模较小、数量较多的特点。如上海海外投资企业从1981年至今,已发展到400多家,分布于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企业,涉及家电、轻工、纺织、医药、橡胶等制造业以及工程承包、餐饮、维修服务、贸易等领域,投资总额2.8亿美元。其中以收购方式进行的对外投资约占一成左右。
总的来说,中国企业的对外并购尚处在起步阶段。
第二节 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的趋势分析
中国的改革开放只有10多年的时间,但取得的成就却是令人瞩目的。在来自国外的资金、技术、管理技能和其他要素源源不断流入国内的同时,中国的企业也开始走出国门,中国企业的跨国经营也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地发展起来了。目前,这种跨国经营已初具规模,成为我国对外开放中一项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崭新事业。在跨国经营的投资方式上,主要还是采取新建的方式,但是,以跨国并购方式进入国外市场的比例正在逐年增加,并将在未来一段时期内显现出非常强劲的势头。这一推断主要基于如下国内外相关因素。
1、从世界经济的角度来看,世界经济一体化将是21世纪世界经济发展最主要的特征,世界产业将步入企业跨国并购发展的新时期。据世界航空工业巨头--波音公司经济预测中心认为,未来世界产业将以跨国并购重组为特征,带动产业技术经济向更大规模和更高层次迈进。与此同时,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的不断加强,尤其是欧盟范围的不断扩大,以及NAFTA的正式生效,国别贸易的逐渐拆除,正日益改变着公司之间的竞争方式,通过跨国并购的方式来实施生产集团化、经营全球化、市场当地化公司战略的企业不断增加。
许多跨国公司在通过跨国并购实行产业重组的同时,为了把自己的优势集中到核心业务上,也在不断地拆卖一些非核心资产,从而又成为其他企业通过并购这部分资产进入该市场提供了诸多的机会。
2、我国经济同世界经济先进水平的差距,最突出地表现在科技水平和管理水平方面的差距。无论是就现有产品的技术水平、企业的技术开发能力而言,还是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而论,我国都还处在比较落后的地位。取得世界先进技术的供给和国内产业升级换代,获取世界先进的经营管理知识,是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最直接的目的之一。1979年以来,我国大规模地进行技术引进,已经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了我国工业技术同世界水平的差距。但已有的实践同时也证明,仅靠对成熟技术的引进,并不能彻底缩小差距、实现赶超的目的。进一步的技术赶超,一方面要求加强培育国内企业吸收、消化引进技术,进行技术创新开发的能力,另一方面则更需要有一批企业跨出国门,直接去捕捉和获取世界先进技术。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并购方式无疑比通过创建方式更容易获得发达国家的现代科技成果。
3原来严重制约我国企业对外并购的国内传统经济管理体制已发生有利于企业实行跨国并购的变化。中国共产党召开的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进一步确定了中国跨世纪发展的行动纲领,在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增强中国企业在世界市场上的竞争能力等方面,其理论和政策上都有许多新的发展。十五大报告明确指出:要“以资本为纽带,通过市场形成有较强竞争力的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和跨国经营的大企业集团”。这标志着我国鼓励组建大型企业集团、积极参与世界市场竞争的目标已经明确。在党的十五大报告精神指引下,我国的改革开放进入一个新的时期, 从中央到各省市,都在采取各种措施实现大企业集团战略,建立强健的企业团队,培植统领企业团队的旗舰企业。一场国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和重组的巨大工程已经展开,国有资本将从小企业向大企业转移和集中;从劣势企业向优势企业转移和集中;从一般性竞争性部门向国家必须控制的战略部门转移和集中。这为组建跨国经营的大企业集团创造了广阔的发展空间。目前,国家确定的重点企业已由300户扩大到512户,试点集团已由57户扩大到120户。各地区在组建大型集团方面可谓是“不遗余力”,以优势企业、名牌产品为龙头,通过兼并联合、破产收购、资产划转等形式,实施了巨人工程。由此可以推论,我国跨国经营的大型企业集团将在近年内迅速崛起。
第 [1] [2] [3] [4] [5] [6] 页 共[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