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然,美国在这一波跨国并购的新浪潮中仍居于中心位置。1995年,外国对美投资总额的85%是对美国公司的并购,只有15%是新建投资。
美国成为最大的跨国并购目标国的主要促成因素主要有:
1、60年代中期以来欧洲美元市场的扩大,使外国企业可以利用没有限制的欧洲美元市场进行融资。在此之前,许多国家的企业因受到外汇管制的限制,难以使用本国国内资金进行海外投资。
2、1967年美国证券和交易委员会修订了有关外国企业财政报告的规定,新规定允许在美国的外国企业以在美国本土范围内的业务活动为基础进行会计核算,从而大大地方便了外国母公司,并鼓励了它们扩大在美国的投资。
3、60年代末在欧洲出现了企业的并购风潮,使欧洲企业的规模普遍扩大,并加强了在美国进行投资的能力。一般认为,按欧洲的标准,美国经济的总体规模较大,因而要求在美国投资的企业也要具有较大的规模。
4、除以上制度性因素外,美国市场的扩张对外国在美国投资的增长也有很大的影响。
四、区域一体化效应导致欧盟地区成为跨国并购的热土
欧洲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投资创造效应”,致使世界其他国家对该区域内的直接投资迅速增加,欧盟成员国相互之间的投资也热闹非凡。集团内部由于程度不同地消除资本流动障碍,成员国之间的并购活动则以更快的速度发展。在80年代末,欧共体内部相互投资的增长达到创记录的速度,其中采取的主要形式就是并购。仅在1989年和1990年两年,欧共体范围内发生的跨国并购就达3410起,总价值达630亿英镑。(见表1-6)
欧共体范围内企业的跨国并购(1989-1990)
被并购所在国 并购交易数 并购交易额(百万英镑)
英国 560 31603
德国 539 6941
法国 552 6570
西班牙 349 5823
意大利 309 4674
荷兰 293 4358
比利时 184 1749
丹麦 133 1258
葡萄牙 63 399
希腊 14 8
卢森堡 13 9
总计 3410 63292
(资料来源:Acquisition Monthly, February 1991)
荷兰等国家,过去比较注重保护本国企业免受外国公司并购者的袭击。欧共体实行大市场计划后,其他成员国对荷兰企业的并购活动已有增加。此外,有些成员国过去对非欧共体国家的并购兴趣很浓,现在则转变为内部并购了。跨国并购活动与区域集团化趋势相辅相成。跨国并购活动有利于企业与经济国际化趋势的加强,区域集团化能增强区域经济实力,对抗外来经济势力的并购。同时,跨国并购活动也使区域集团化趋势得以增强。在英国,1995年用于购买外国企业的资金为180亿英镑,而外国用于购买英国企业的资金却达230亿英镑,1996年仍然势头不减,届近年未,英国电信公司宣布它将花费212.7亿美元,买进美国的微波通信公司。在荷兰,1995年企业大举并购境外企业、总共并购319家,耗资108亿美元,96年上半年企业并购继续发展,国外和国内并购各占一半。在法国、意大利等其地欧洲国家,国内和国际两类企业并购也都有引人注目的表现。1996年,发生在欧洲范围内的跨国并购达1836起,总交易额创历史新高,达1140亿美元(见表1-7 ),与1991年相比增长了246.22%。
表1-7: 发生在欧洲的跨国并购(1991-1996)
年份 跨国并购交易数 跨国并购交易额(10亿美元)
1991 1596 46.3
1992 1516 61.2
1993 1416 51.2
1994 1782 63.4
1995 1883 106.9
1996 1836 114.0
(资料来源:《Mergers & Acquisitions》March/April 1997)
1996年,发生在欧洲的被并购案最多的国家依次为英国,351起,319亿美元;德国,202起,114亿美元;法国,166起,136亿美元;荷兰,94起,33亿美元;意大利,86起,20亿美元;瑞典,67起,33亿美元;瑞士,63起,32亿美元;比利时,62起,87亿美元;波兰,52起,12亿美元;西班牙,50起,17亿美元。
(资料来源:《Mergers & Acquisitions》March/April 1997)
五、美欧相互间的跨国并购高潮迭起
1996年,美国再一次成为欧洲市场上跨国并购最大的买家,共并购欧洲企业501家,总交易额达357亿美元,其对欧洲企业的跨国并购数和并购交易总额分别占欧洲跨国并购总数和总额的27.3%和31.3%。与此同时,欧洲主要发达国家在北美地区唱起跨国并购的主角。1996年,仅英国、法国、德国、荷兰、瑞士五国,就并购美国公司285家,占美国并购总数的45.4%;并购交易额为457亿美元,占美国被并购公司交易总额的65.4%。
表1-8:
1996年英国、法国、德国、荷兰、瑞士并购美国公司统计表(交易额单位:亿美元)
国别 并购公司数 并购交易额
英国 145 162
法国 39 88
德国 36 116
荷兰 36 68
瑞士 29 23
总计 285 457
(资料来源:根据Mergers & Acquisitions Mar/Apr, 1997 整理)
美欧间相互并购的迅猛发展与当代的科学技术革命,投资、贸易自由化浪潮,世界经济一体化形势及美欧各自的全球战略等因素密切相关,另外,从它们自身的情况出发,还有如下相关因素:其一,从根本上说,美欧有着共同的传统。美国文化制度源于西欧,特别是英国。美国人的祖先大多来自欧洲,特别是西欧和北欧。美欧是发达工业化国家密集的地方,拥有高度发达的经济、科技和文化,它们的经济和技术发展水平比较接近,消费结构和市场规模也较为一致,彼此能为对方的资本、技术、管理诀窍的流动提供完备的外部条件。其二,贸易保护主义的影响。随着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美国经济实力相对下降,西欧经济实力相对上升,国际市场的争夺战日趋激烈,各国更加关注本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和贸易问题,导致以非关税壁垒为特征的贸易保护主义盛行。例如,据80年代统计,美国限制外国商品进入其市场的非关税条款已达100多种,包括配额限制、自动限制、反倾销等。为此,各国更加注重对对方的直接投资,深入腹地产销各种商品,不断扩大市场份额。其三,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投资创造效应”。致使世界其他国家对一体化区域内的直接投资迅速增加。1958年1月1日,西欧建立了六国经济共同体,到1995年,其成员国已扩展到15个国家,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联盟。在1989年1月生效的美加自由贸易协定基础上吸纳墨西哥,于1994年1月正式生效成立的北美自由贸易区,是世界上第二大自由贸易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投资效应之所以产生,与跨国公司作出的防御性出口替代,进攻性出口替代和合理化投资战略选择密切相关。1、防御性出口替代的投资战略。虽然区域一体化的结果并没有提高一体化成员国对非成员国的关税税率,但由于成员国内部取消关税,就使得外国跨国公司与一体化成员国跨国公司相比处于相对劣势。只有投资于区域集团内,成为当地企业,享受国民待遇,才能使劣势得以消除,这就促使那些原来以出口方式进入市场的跨国公司以直接投资取代出口,以保护从前通过出口占领的市场。2、进攻性出口替代战略。由于区域一体化内贸易壁垒取消,商品能在成员国间自由流动,从而大大扩大市场空间,一体化的宏观经济影响使国民经济水平提高,直接增加了市场重量。为开拓经济一体化所引起的市场扩大和需求增加所带来的机会,跨国公司一般倾向于放弃风险大的出口战略,而采取直接投资,就地产销,抢占有利市场。3、合理化投资战略。一体化区域内市场扩大,给区域内生产企业带来规模经济效益,使其以更低的经营成本获得更高的公司利润。跨国公司采取合理化投资是对区域内投资效益提高所作的战略反应。其四,金融市场国际化和汇率的波动。金融市场的国际化使越来越多的企业卷入国际融资活动,在跨国银行和跨国公司金融子银行的作用下,中小企业也能在全球筹集资金。金融市场的国际化使跨国公司的全球经营和金融资产面对更大的外汇风险。70年代以来,美元对西欧国家主要货币,包括英镑、法郎和马克的不断贬值,使西欧商品出口竞争力不断下降,因而西欧国家重视在美国的直接投资,就地产销商品,以美元计价,可以避开因美元价格浮动而造成的经济损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