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百年大庆的零碎话语

百年大庆的零碎话语


鲜江临


【摘要】鲜江临(本81,研87)

【关键词】大庆
【全文】
  
  1990年的夏日,一个伤痕时节,我别了京城与母校。十五年来,我再未进入北京城 。这个记忆中的城市,还没有达到我“访问条件成熟”的地步:我要等它成为一个“快乐、自由的城市”的时候,再去访它――就如同我回家一样。
  然而,我经常想念北大,怀念那些“外表冷漠、内心狂热”的北京市民。虽然北京并非总是伟大的城市,但它确有伟大大学――北大,有伟大市民――普通民众,他们有明确的是非观念和行动能力――不要不识庐山真面目。这个事实,是一个在京生活七年的学子,不偏不倚的发现。描述这种发现属于宏大叙事一部分――这样的题材,要留给未来;在北大法学院跨入百年学院殿堂之际,还是谈一点关于母校的零碎话语。
  一、 历史见证人
   1981年的9月,一个四川娃娃、学子我,背着行囊,在夜色中只身进入海淀区,来到“北京大学大门”,即西校门。门卫知道是法律系新生后,让等等。一会儿,一个大同学赶来,让我跟他走。他乃是系学生会主席郭明瑞同学。因为我上学太积极,早来了几天,郭主席大哥安排我和他们一起住几天。
   那是一帮77级的老大哥同学,有的老得已经在楼下打太极拳――养生是老同志们的觉悟。有老大哥同学问我,“多大了?”我答:“十六。”同学就“哈哈哈哈”:“我的小孩都比你大。”
   就这样,我和恢复高考后,尚未毕业的高考第一批北大法律系同学有了一段交情。我从此入住北大四年,1987-1990年又住北大。
   81年刚上北大不久,就加入中国足球队3:0胜科威特庆祝大游行,从而开始了 “用脚板振兴中华”的生涯,“用脚板振兴中华”,贯穿了80年代――这种阿甘,中国需要。亲爱的朋友,这种和平行为,显然是正当的;而用暴力来对付,是不好的――如果站在民族大局上看待问题的话。
   轰轰烈烈的80年代,我存在,我见证。
  二、 须仰视的丁校长
  如果要列出北大 “对你影响最大的人物”,我就会将校长丁石荪教授列入。
  他是数学权威,但是他未因为身处学术王国,而忘记关照自己所在的社会。他在87、88年左右,提出一个令人震惊的反问:“为什么总是怪学生‘造反’,难道自己没有反省的地方?”――在吾国这样一个服从与盲从的社会,作为北大校长这样一个“有身份的人”,敢于求真务实,慷慨直言,震动学子我之心灵。虽然讲真话的比干受虐于纣王、司马迁蒙难于汉武,但是人若能免于恐惧,乃是生之自由,符合人之为人的本质规定;由此,人区别于圈养动物,区别于余世存先生所称的“类人孩”。讲真话的校长,须学子仰视。


第 [1] [2] 页 共[3]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