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投稿风险”与“一稿多投”

“投稿风险”与“一稿多投”


李绍章


【关键词】投稿风险 一稿多投
【全文】
  小文:
    “投稿风险”与“一稿多投”
       土生阿耿
  时下,“一稿多投”现象已越来越引起众多媒体的关注。对此,有相当多的人是持反对态度的。应当说,这种对“一稿多投”的“讨伐”是可以理解的。毕竟,在“一稿一投”的传统思维模式下,人们还是非常讲究投稿专一性的,甚至把“一稿多投”视为违法悖德行为。事实上,也确有一些作者整天忙着搞“大批量生产”,一来换取一笔可观的稿费收入,二来讨得一个所谓的“知名度”。名利双收,何乐不为?窃以为,这种单纯以追逐名利为目的的“一稿多投”行为不仅要大张旗鼓的反对,而且还应斩钉截铁的“封杀”。
  然而,在抱怨指责之后,可否再来找找“外因”?是否存在纵容“一稿多投”行为的“客观祸水”?以笔者之见,正如投资有投资风险一样,投稿也有投稿风险。投稿风险的存在很 容易迫使作者一稿多投。尤其是在学界,“学术歪风”的吹进沾染了某些报刊杂志,这无疑增加了投稿风险,从而助长了一稿多投现象的蔓延。归纳起来,在投稿市场上主要会遇到以下几大常见风险:
  1、不被采用风险。它主要是指单纯由于稿件本身的选题、表达、风格、篇幅、规范等问题而不能被采用的风险。这是一种正常的投稿风险。可以说,投稿人投稿所期望看到的直接结果就是作品发表。可是,由于每位编辑的审稿情趣不同,可能会使同一篇稿子,在不同的编辑那里有着不同的命运;每家报刊杂志的办报办刊风格也有别,或许作者投寄的稿件与该家报刊风格相异;再加之稿件之间也存在质量竞争,“山外有山,文外有文”。所以,在编辑决定是否采用之前,谁也不能保证稿件一定会发表。这就是一种典型的投稿风险,也是最常见的一种正当投稿风险。于是,作者就很容易怀着一种“自疑”的心理滋生“赌稿”的欲望,“到处撒网”,以最大限度的降低因不被采用带来的投稿风险。
  2、关系文章风险。有些报刊杂志拥有自己的“常客”和“亲信”,陌生人很难打入。表现较为突出的,比如有些报纸的栏目、版面,只要读者勤于看报、注意留心,就会发现不少报纸的版面几乎叫几位熟悉的面孔占领了,并且是轮流上阵,很有规律,也不像是什么“专栏作家”、“特邀撰稿”;关系文章的另一大活跃空间是某些学术杂志。有些作者为了一些诸如评职称、评奖项、交任务等私人目的而忙前忙后、跑来跑去,甚至有个别领导干部利用手中的权利压制有些杂志刊登其文章,而学术杂志属于期刊,每期只能刊登有限量的稿件,弄不巧连关系文章都无法安排完,更不用说发表一般作者的稿件了。因此,大量关系文章的盛行给投稿人带来了不容忽视的投稿风险。
  3、办刊收费风险。作者辛辛苦苦写了文章,也按照一搞一投的原则老老实实的投了出去,可是一段时间过后,收到的不是采用通知,而是收费通知!什么“办刊经费有限”、“近期邮资倍增、纸张涨价”、“杂志出版发行困难”、“版面有限,正刊难见,增刊收钱”、“主办单位已不再补贴办刊经费”等收费理由头头是道;什么“版面费”、“审稿费”、“编校费”、“照排印刷费”、“发行费”、“赞助费”、“捐款”等收费名目五花八门;收费标准也参差不齐,有的按文稿字数、有的按所占版面、还有的按“一篇收多少钱”,更有甚者,按照作者的身份来收费,如湖北某社会科学期刊竟然打电话给笔者,“学生收多少,老师收多少”云云!办刊收费问题越来越严重,这使得投稿风险越来越大,在作者把稿件投出去的不久的将来,极有可能就是收到编辑部的收费通知。


第 [1] [2] 页 共[3]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