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面向中国的法学

  
  苏力回应:
  
  “正如”的两种用法是不一样的,谈的是具体事件,我们的时代和尼采的时代有共相似性的,而孙志刚事件和马伯利诉麦迪逊却没有相似性。
  
  “熟人和陌生人”不是指真正的熟人和陌生人,而是指人际关系发生变化,是按陌生人的规则办事,所讲的是两种不同的社会结构和人际交往规则。我也不是讲中国现已完全进入陌生人社会,至少农村还是熟人社会。但更少依赖熟人奋斗,求助的资源不同,我是从这个角度来用这两个概念,是一个分析概念。
  
  为什么谈宏大?法学要放在一种语境中理解,不放在社会变迁中,就看不到刘涌案、孙志刚事件的变化,意义是在语境中产生。我们感受到的是时代促进理论的变迁,即使谈宏大,我也是谈细节,从经验、感观中让人感受到这种变迁。我希望让大家切身感受这种变迁,让宏大概念经验化,让人感受,而细小的东西也必须与宏大问题联系起来。
  
  范愉教授:我给大家提供了展示苏力学术魅力的机会。
  
  提问环节:
  
  ——有两点我们可以共享。刚刚谈到宏大话语,苏力无宏大话语我们不会去看他的作品;另外关于违宪审查,胡锦光评论说三博士是无理取闹,制度不应如此建立,应该穷尽救济手段才能运用宪法。两个问题:苏力老师主张知识分子要对流行观点进行批驳,但你所批驳的那些自由知识分子也是有假想敌的,只是假想敌不一样。另一个是死刑存废问题。
  
  苏力:死刑出错的问题不是废除的理由,现在实际上是基于人道的理由来废除死刑,有可疑的地方,应慎重,但不是废除的理由。
  
  ——苏力:关于南都案,有些问题不能总往政治上靠。
  
  ——有人认为政法委的存在违宪,你认为其存在是否有合法依据,其存在是不是中国法治的障隘?
  
  苏力:我并不这么认为,不能说宪法上没写就无合法性,关键要看在社会中的作用,要用宽容的心理对待新事物。中国现在处于从训政到宪政的过程当中,宪政是政治结构而不具规范意义。政法委确实有问题,但批评政法委者是否真的了解政法委。原则不是讨论问题的出发点,而是其结论,所以要进行研究和调查。
  
  ——提到建立自己的理论内壳,中国传统理论是实行“边走边唱”。但思想观点有总括性,您能否把自己的观点简要概括?


第 [1] [2] [3] [4] [5] [6] 页 共[7]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