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然,我们不能做出这样的解释,因为这样的解释与宪政的基本原理是相矛盾的。从法理上说,制宪活动和修宪活动作为一种具有政治意义或者建国意义的“立法”(legislate)与立法机关在法律意义上进行“制定法律”(law-making)之间是完全不同的两会事, 因为作为“制定法律”的机关本身所具有的合法性是有
宪法本身所提供的,
宪法上的立法机关不可能创制
宪法,也就是说,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在法理上不可能创制
宪法。但是,我们必须注意到,我们这里解释的是具体的
宪法文本,而不是理解一种抽象的宪政理论。对于宪政理论,我们完全可以在学术场域中给出不同的甚至相互矛盾的解释,这种解释恰恰展现了学术场域中的思想自由。但是,对于
宪法文本,我们必须放在司法场域中来理解,我们是通过对
宪法文本的解释来体现
宪法的最高权威性。因此,让我们暂时“悬置”我们脑子里杂七杂八的宪政学说,如维特根斯坦所说的那样,“只要看,不要想”,把眼光放在我们的
宪法文本上,而不是宪政学说上。
如果回到
宪法文本上,既然
宪法在全国人大常委会的职权中明确规定了“解释法律”和“解释
宪法”,为什么不能做出上述这种逻辑上的类比理解呢?如果我们做出这样的理解,将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呢?
宪法中明确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第一项职权就是“修改
宪法”(《
宪法》第
六十二条第一项)。现在如果将“解释
宪法”理解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具有立宪性质的
宪法解释权, 那么,就会看到我们的
宪法中出现了两个修改
宪法的机构,一个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另一个是全国人大常委会。当然,
宪法中将
宪法修改权通过明示或者默示的方式赋予两个不同的国家机构在理论上是可能的,只要这两种国家机构的
宪法解释之间不会发生冲突或者发生冲突有
宪法上的解决途径。正如我们的
宪法将立法权根据性质和情况的不同明确分配给了中央人民政府和地方权力机关或者地方人民政府,而且
宪法上明确规定这些不同的立法权之间发生冲突的解决办法。 那么,如果我们将“解释
宪法”理解为
宪法中以默示的方式规定
宪法的修改权分别属于全国人大代表大会和全国人大常委会这两个机构,那么二者在修改
宪法上发生冲突是不是具有
宪法上的解决渠道呢?
宪法规定全国人大常委会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常设机关”,常设机关的含义是指由于全国人大代表在会议结束后回到了原来的工作岗位,无法每时每刻履行人民代表的职权,因此他们在回到自己工作岗位的时候,把自己代表人民履行的职权委托给全国人大常委会,要求它在代替他们履行自己的职权。作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常设机关”,全国人大常委会也是一个“代理机关”,它的职权范围不得超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根据
宪法赋予的权限。当全国人大常委会做出了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意志不相符合的决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有权“改变或者撤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不适当的决定”(《
宪法》第
六十二条第十一项)。那么就意味着,当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解释
宪法而修改了
宪法的时候,如果对
宪法的这种修改侵犯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修改
宪法权的时候,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完全可以改变或者撤销全国人大常委会对
宪法的修改。由此,保持了
宪法内部的一致性。
但是,我们的
宪法对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修改
宪法做出了专门的特别规定:“
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
宪法》第
六十四条第一款)如果说,
宪法以默示的方式赋予了全国人大常委会的修改
宪法权,那么就意味着全国人大常委会对
宪法的修改不需要遵守
宪法中
关于宪法修改的专门条款,因为这个条款只针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而言,而并不是针对全国人大常委会的日常工作,而且
宪法上规定,“法律和其他议案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过半数通过。”(《
宪法》第
六十四条第二款)也就是说,如果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改变或者撤销”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解释
宪法而做出修改
宪法的决定,那么也仅仅需要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全体代表的半数就可以通过了。
由此可见,如果我们认为
宪法第
六十七条第一项中规定的“解释
宪法”以默示的方式包含了修改
宪法的含义,那么就意味着我们国家的
宪法在修改程序有两条相互矛盾的规则,
宪法的修改可以不遵守
宪法第
六十四条对修改
宪法做作的专门的明示规定。也就是说,
宪法内部自相矛盾,
宪法第
六十四条这个关于修改
宪法的明示规定在法律上是无效的和没有实际意义的。需要注意,我们这里解释的是
宪法文本,是作为国家政治社会生活之最高权威依据的“根本大法”。当我们通过对
宪法条款的解释而得出
宪法的默示内容如果与
宪法的明示内容相冲突的话,那么不是
宪法的明示内容无效,而是我们解释出来的默示内容无效,因为我们的解释基于在司法场域中
宪法的权威性,而不是基于学术场域中的“大胆设想”。总之,我们不能想当然地从逻辑类比的角度来理解“解释
宪法”的内容。
宪法第
六十七条第一项的“解释
宪法”与第四项的“解释法律”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理解。
(三)、“解释
宪法”与“监督
宪法实施”
尽管
宪法赋予全国人大常委会“解释
宪法”和“解释法律”的职权,但是,这两种权力必须在不同的逻辑层次上来理解。如果全国人大常委会作为法律的解释者与作为法律的制定者保持了主体资格的统一,那么,它作为
宪法的解释者完全不具有
宪法制定者(或修改者)所具有的主体资格。如果这样的话,
宪法上赋予全国人大常委会“解释
宪法”的职权究竟意味着什么呢?我们还是要仔细地分析
宪法文本。
对
宪法的解释,我们不能仅仅关心
宪法文本中的词句,不能简单地从“解释”一词的字面含义来从理解“解释法律”和“解释
宪法”的意涵,而必须坚持将
宪法文本中的概念放在
宪法结构中来理解,这些概念只有在
宪法的结构背景上才能获得自身的意义,因为这里的“解释”概念既不是辞典上的概念,也不是哲学解释学著作中的概念,而是
宪法文本中的概念,而且是放在
宪法第
六十七条第一项和第四项中的概念。因此,对“解释
宪法”含义的理解必须以对该条款的理解为背景。
如果我们注意一下
宪法第
六十七条的排列结构,就会发现
宪法对全国人大常委会的“解释
宪法权”和“解释法律权”并不是放在一个条款中,而是放在两个不同的条款中。这实际上是在明确地指出“解释
宪法”与“解释法律”并不能在同样的逻辑上来理解,否则这两项职权完全可以放在一起。与“解释法律”不同,“解释
宪法”并不是一个独立的
宪法条款,而仅仅是
宪法第
六十七条第一项的前半句,这一条款的全部内容是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解释
宪法,监督
宪法的实施。”“解释
宪法”和“监督
宪法的实施”是两项独立的内容,但是,为什么把
宪法中把“解释
宪法”与“监督
宪法的实施”放在一起,而不是将“解释
宪法”与“解释法律”放在一起呢?
显然,把“解释
宪法”和“监督
宪法的实施”放在同一个条款中,就是意味着对“解释
宪法”的一种限制。也就是说,“解释
宪法”的含义必须放在该条款中来理解,必须放在“监督
宪法的实施”的背景下来理解。如果说,“解释法律”是全国人大常委会的自主性立法的一部分,那么,“解释
宪法”实际上是全国人大常委会“监督
宪法实施”的一种手段。由此,要理解全国人大常委会的“解释
宪法”的职权,就必须理解
宪法上所说的全国人大常委会“监督
宪法实施”的含义究竟是什么,而要理解“监督
宪法实施”的含义,就必须理解“
宪法实施”的含义,由此将这句话的理解放在整个
宪法文本的更大结构中来理解。
宪法序言的结尾一段明确规定:“本
宪法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了中国各族人民奋斗的成果,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以
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并且负有维护
宪法尊严、保证
宪法实施的职责。”由于这段文字是在
宪法序言中采取宣告式的一般规定,它指向的目标显然是整个
宪法的正文,因此这里“保证
宪法实施”不可能具有超出
宪法正文的特别含义,就是保证所有的机关、团体和个人都严格地遵守
宪法,享受
宪法赋予的权利,履行
宪法赋予的职权和义务。因此,
宪法实施不仅是全国人大常委会的职责,而且是其他国家机关、政党、社会团体甚至公民个人的职责。那么,全国人大常委会“监督
宪法的实施”是不是意味着它不仅要监督国家机关和政治社会团体是否落实了
宪法,而且还要监督公民个人是不是履行了
宪法义务?对于这个问题,我们不能简单地从逻辑上进行理解,还必须理解
宪法的结构。
由于
宪法自身的构造是基于公民(和公民结成的政治团体和社会团体)享受权力履行义务与国家机构之间的互动机制建立起来的,
宪法的实施正是通过二者的良性互动机制完成的,“保证
宪法实施”就是保证公民权利与国家机构之间的良性互动,而这种互动关系的关键就在于如何约束国家机构在行使权力过程中对公民权利的剥夺和侵害。由此,
宪法的关键内容与其说是对公民基本权利的规定,不如说是对国家机构侵害公民权利的制度性防范。 保证
宪法实施既然是
宪法自身的要求,那么在
宪法的具体制度中必然包含了保证
宪法实施的机制或者制度。众所周知,对国家权力进行划分、对每个国家机关的权力进行界定和限制等等都是保证
宪法实施的重要机制。不过,由于分权的不同模式,这种保证
宪法实施的机制也有所不同。对于“分权制约平衡”模式来说,保证
宪法实施主要依赖不同国家权力之间的相互制约,由此导致对公民权利的保护;而对于“严格分权模式”来说,主要依赖民选的国家权力机关对其他的国家机构进行监督。由于我们的
宪法建立在人民代表大会制的严格分权模式之上,保证
宪法实施尤其依赖国家权力机关其他国家机构实施监督。因此,
宪法明确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之一就是“监督
宪法的实施”(第
六十二条第二项),而全国人大常委会的职权之一就是“解释
宪法,监督
宪法的实施”。可见这里所谓的“监督
宪法的实施”仅仅针对国家机关、政党和社会团体,而不是针对公民个人。